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会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2008-07-30 22:17:04)
标签:

奥运会

感动

爱在中国行

体育

分类: 我看时事

    四年一个轮回,奥运会又一次将全世界凝聚在了一起。这一次,奥林匹克第一次来到中国,从2001年国际奥委会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北京开始,我们等待了7年。而现在,体育盛宴终于要拉开大幕了。

    奥运会是全人类的盛会,在这里,没有战争和敌人,只有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各国人民欢聚一堂。奥运会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就是这么奇妙,能把全世界的人团结在一起,抛开国家与民族的差异和冲突,为了体育和梦想努力拼搏奋斗。也许只是十秒钟的对手,但却是一辈子的朋友。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jus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to have fought well

    顾拜旦说过,在奥林匹克里,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

    纵观历届奥运会,令人感动的场面数不胜数。让我们记住这些奥运英雄和他们与奥运会的故事。

    1968年,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阿赫瓦里在参加马拉松比赛进程中受伤,当他缠着绷带、拖着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最后一个人跨过终点线时,数万人的会场,全场肃穆,全场观众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那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虽然此时离枪响已经超过了4个小时,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但人们仍然向这位勇士表达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索性退出比赛时,阿赫瓦里笑了笑,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奥运会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德里克·雷德蒙德。一个黑人运动员,英国人。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他参加了400米赛。在400米半决赛比赛中,刚刚跑过了250米,德里克的腿伤复发了——右腿肌肉撕裂,他重重地跌倒在了跑道上!别的运动员们一个个地从他身边跑过,纷纷到达了终点;救护人员也迅速跑上来,想把他抬上担架。但他苏醒过来,却嚎着推开救护人员,从地上爬起来,泪流满面的一跳、一跳地冲向终点…… 为了参加奥运会,德里克已经动过5次手术了。比赛早结束了,只有德里克。雷德蒙德还在一跳、一跳地向着终点冲去。此时,他的父亲也从看台上跑下来,扶着德里克的胳膊,和儿子一起慢慢地走向终点…… 赛场沸腾了!全场65000名观众自发地站起来,鼓掌加油,为这位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鼓掌,也为这位伟大的父亲所表现出来的父爱表示敬意!

奥运会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身患帕金森综合征的拳王阿里,克服着自己右手的颤抖,颤颤巍巍地点燃了火种,火种顺着钢丝升到圣火台顶点燃奥运圣火。拳台上的阿里以他勇往直前的气势激励了很多人,当年老而且身患重病的阿里再次站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他用自己的坚强给了人们更多的信心。

奥运会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射手王义夫在冲线一刹那突然跌倒。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拖着重病之躯上演了奥运会射击史上悲壮的一幕。王义夫内耳道发炎引起头痛头晕,一段时间以来身体疲惫虚弱。抵达亚特兰大时,他是被担架抬下飞机的。在奥运村中他也是边训练边治疗,男子气手枪决赛当天他还发着烧。他是出名的“快枪手”,比赛时射出每一发子弹却都是慎之又慎,多次举枪瞄准又放下重来,直到有把握才击发。他在比赛中领先了对手3.8环,却在最后一枪时眼前突然一片漆黑,时间又所剩不多,只得凭着感觉打了最后不走运的一枪。6.5环,这成绩一下子令在场的中国记者目瞪口呆,王义夫以0.1环之差失去蝉联冠军的机会。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以及教练张恒很快走上去安慰他:“你已经尽了全力,大家认为你是好样的。”王义夫脸色苍白,喃喃自语:“我没有打好,最后一枪我什么都看不见了。”几分钟后,他休克倒在场地上。虽然王义夫这次比赛没有获得金牌,但他是我们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奥运会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大家还记得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中那个在水中点燃奥运圣火的火炬手吗?她叫凯茜·弗里曼。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第一位代表澳大利亚参赛的土著运动员凯茜·弗里曼在400米比赛中获得金牌。这再一次证明,在奥运会的大家庭里,没有种族歧视,只有公平竞赛与友谊。这是2000年9月25日,凯茜·弗里曼(右)在400米决赛中。

奥运会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2000年9月19日,22岁的赤道几内亚运动员姆萨巴尼应国际奥委会特邀参加了悉尼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预赛,成为该国第一位奥运游泳选手。尽管姆萨巴尼的成绩比荷兰名将霍根班德的2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还慢7秒钟,全场观众仍旧起立为他加油。

奥运会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2004年,雅典海林尼克击剑馆,奥运会女子重剑半决赛,34岁的法国老将莫琳·纳吉与年仅23岁且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尼西玛交手,交战中尼西玛比赛服上的带子意外地脱落了,纳吉没有理会裁判员的阻止,坚持帮尼西玛系上带子,之后才重新开始比赛。这位老将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真的很值得人们敬佩。

奥运会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体操馆上演了那届奥运会上最让人感动的一幕。在体操男子单杠决赛中,在28岁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精彩的完成了自己的一套动作后,裁判仅打出了9.725分的低分,这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极度不满,结果造成了比赛中断15分钟之久,使排在之后的美国运动员保罗·哈姆无法正常比赛。就在裁判与观众“僵持”不下时,涅莫夫表现出了大将风度,亲自登场劝解观众平息,在涅莫夫的“劝说下”,最终比赛才得以继续进行。

奥运会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相信本届奥运会,感动依然会延续。在此,用这些全人类最美丽的瞬间来点缀奥运会的独特魅力,祝福即将开幕北京奥运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