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晶火炬传递奥运杂谈 |
分类: 生活版封面秀 |

北京时间4月7日18点30分,法国巴黎,火炬传递途中,一个残疾女孩用她的身体保护了火炬,用她的行动捍卫了火炬的尊严,用她的微笑感动了全世界,她就是——中国奥运火炬手金晶。
排除了一切干扰以后,在大家的护卫下,金晶终于点燃了火炬。她坐在轮椅上,双手紧握火炬,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行进中,她用一只手紧紧地握了一下拳,大声地喊了一句:“中国,加油!”那一刻,上亿中国人的心为之沸腾。
手举圣火、保持微笑的金晶因此被大家称为中国的“圣火维纳斯”、“轮椅上的微笑天使”。
一个瘦弱的女孩子,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在面对藏独分子的袭击时却表现出了极度的冷静与坚强。她的力量来自哪里?她曾有过怎样的经历?
早在巴黎奥运火炬传递之前,本刊记者就对金晶进行过专访,那时的她普通、文静又坚强、乐观——有人说,巴黎火炬传递,金晶“一‘护’成名”,但在本刊记者的眼中并不是这样:
为了实现自我理想,长期以来金晶以百倍于常人的坚韧,努力奋斗着。本期本刊记者带您一起走近中国奥运火炬手金晶。
【序曲】瘦弱女孩用身体护卫火炬
“要抢走我的火炬,除非跨过我的尸体。”
“我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上面两句话是金晶在陈述火炬传递过程的时候说的。“要抢走我的火炬,除非跨过我的尸体。”这样一句话从这个瘦弱的女孩口中说出,不得不让人既感到佩服,又有些心疼,金晶就是这样一个女孩。
你可能从电视或报纸上多次看到过金晶传递火炬的报道,不过还是让我们通过金晶发给记者的口述记录,再次一起回顾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法国时间4月7日中午12点30分,那天天气不错,我被分配在第三棒,因为一天前在伦敦的火炬传递上遇到了一些藏独分子的捣乱,心里多了几分警惕,可是还是很激动,毕竟手捧着神圣的奥运火种走过这两百米是我盼望了很久的事。
“意料之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我来到交接点,等待第二棒过来为我点燃火炬的时候,也是身边警力最薄弱的时候,藏独分子看到了这个机会,有组织地向我冲了过来。
“在几次试探性的冲击之后,藏独分子开始了正式的冲击,几乎每五秒都有一人冲上来试图抢夺我的火炬,当时我也下意识地将火炬抱在了怀中。
“在藏独分子的第三次冲击时,法国警察的防线被冲馈了,我身边只剩下两个护跑手和导游。这时,已经有藏独分子直接冲到我面前,双手抓住我的火炬抢夺,我赶紧将火炬紧紧抱入怀中压在身下。
“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火炬绝对不能被抢走!因为一旦我失手,我不知道他们将会对火炬做出什么样的侮辱行为。还好我有过击剑运动的经验,手劲够大,藏独分子最终也没能从我手中将火炬夺走。
“之后藏独分子终于被法国警察拉开,总算化险为夷。有人说看见藏独分子打了我,说实话我当时注意力都集中在火炬上,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后来才发现下巴磕破了,身上也有多处淤青。
“在之后的火炬传递中,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保持微笑,我要让大家看到,藏独分子的做法只会让我们更团结,我也想让每个现场的华人知道,我们是不会屈服的。”
从陈述中我们看到,这个倔强的女孩身上有着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在面对强悍的藏独分子的时候,她没有丝毫的害怕,而是用她的勇敢与坚强护住了火炬;在之后的传递中,她还没有忘记露出美丽的微笑。金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些优秀品质当然和她的经历、性格与成长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缘起】“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
“九岁那年上帝把我的右腿拿走了,我要告诉他,即使这样我也能走完全程。”
本刊记者初次见到金晶是在去年夏天,天气不凉不热,当时她刚刚通过奥运火炬手的最后选拔。虽然身有残疾,但她依旧认真配合记者各种各样的拍摄要求——比如,您可以在本栏目中见到金晶穿着常服和击剑服的两组照片——换衣服,这些寻常至极的事情对于她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这些“努力”令本刊记者感动,
我想:正是这些近乎于执著的认真品质,才最终促成了金晶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
金晶来自上海宝山区,今年27岁。谁也想不到这个现在看起来文静漂亮的姑娘,小时候却是个让老师头疼的“淘气包”。
小时候的金晶就表现出了很棒的运动天分,她开朗乐观,爱跑爱跳,喜欢唱歌跳舞,又有着男孩子般永不服输、充满正义感的个性。
金晶笑着回忆起小时候的顽皮淘气,“我小时候是个假小子,非常顽皮,最喜欢看《佐罗》,上小学的时候就是让老师头疼的‘淘气包’。爸妈还一度以为我患上了多动症,全家人都认为我投错了胎,应该是个男孩子”。
然而,不幸发生了。九岁那年,上小学三年级的金晶被检查出右脚有恶性肿瘤——横纹肌肉瘤,被迫接受了高位截肢,从此失去了右腿。
这对金晶这个爱跑爱跳的女孩来说几乎是个致命的打击,失去右腿意味着她今后的岁月都将在轮椅上度过。面对这一切,金晶失落过,哭泣过,也绝望过。然而所有这些都无法改变这个残酷的事实。
当金晶看到每天早上依旧升起的太阳,当她看到身边众人的笑脸、父母的殷切期望,她那永不服输的倔强性格和乐观的天性让她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坦然地面对一切。金晶说:“很喜欢小说《乱世佳人》里郝思嘉在最后说的一句话,她说:‘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
金晶恢复了原来的乐观开朗,她用行动向命运发出了挑战:“即使没有右腿,我也能走完全程。”在接受了一年的化疗之后,金晶也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学会了单腿站立,学会了使用轮椅和双拐,在空间狭小的地方,她甚至可以扔掉双拐单腿蹦跳。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传递火炬时的一个插曲,就在金晶转移到安全地带准备点燃火炬的时候,放轮椅的后备箱一时打不开,法国的工作人员问她是否可以单腿跳着走完全程,金晶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以。“庆幸的是后来后备箱打开了。
金晶说能够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还要感谢她的爸爸妈妈,他们一直陪在她的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女儿。在完成火炬传递之后,金晶怕家里人担心,在第一时间给母亲发短信:“妈妈,你女儿有惊无险地完成了火炬传递任务,你们应该为我骄傲!”
其实爸爸妈妈和妹妹(因为当时医生也不知道金晶能活多久,所以父母又生下了妹妹)一直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着金晶的一举一动,在为藏独分子的行为感到愤怒的同时,他们当然为金晶的所作所为感到骄傲。
【发展】击剑开启了另一扇大门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发生一些事情,每件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关键是你愿意选择哭泣还是微笑。”
应该说失去右腿让金晶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那么走进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成为一名轮椅击剑运动员则培养了金晶的毅力和爱国心。
失去右腿并没有阻挡金晶继续快乐幸福地生活下去的决心与勇气,她快乐地生活着,逐渐出落成一个美丽漂亮、落落大方的女孩。这时命运之神又为她开启了一扇大门,让她走进了运动员的行列。
当时,21岁的金晶中专毕业,并有了一份工作——在上海金富门酒店担任总机。每天上班12个小时,三班倒。金晶什么事都坚持自己做,每天乘公共汽车上下班,也和其他女孩一起去食堂吃饭、逛街。
一次,金晶参加上海市的演讲比赛,评委席上,上海市体育中心的主任相中了这个身材条件和精神面貌都不错的小姑娘。他直接来到后台,问金晶:“你想不想当运动员?”
从小喜欢运动的金晶心活了,“虽然从来没有想过要走上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但是做一名运动员也不错啊!”但是这一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在父母看来,已经残疾的女儿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好好上班,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没过多久,轮椅击剑队的教练又找到金晶,“想不想练击剑?”这次,金晶不再犹豫了,“我从小就喜欢看《佐罗》,有正义感,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一听到能学击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学”。
下了决心之后,金晶开始做父母的思想工作,经过父母的实地考察和金晶的软磨硬泡,2001年7月13日,也就是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一天,金晶走进了上海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成为轮椅击剑队的一名运动员。
最初,金晶白天练击剑,晚上去酒店上夜班,后来实在撑不住,她就办了停薪留职专心练击剑。2002年和2003年是金晶的竞技巅峰,她最好的成绩是2002年亚运会的第二名和2003年新西兰世界轮椅锦标赛重剑个人第三名。
那是金晶的运动生涯里最引以为荣的两块奖牌,“亚运会的时候特别巧,获得第一名的是中国香港队的运动员,所以在领奖牌的时候,我在看着五星红旗升起的同时,也能听到中国的国歌,那种感觉真好!”金晶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高潮】以另一种形式参加奥运
“之所以选择微笑是因为我是天生乐观的女孩,我要去收集更多的微笑,把它作为送给全世界的礼物,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微笑。”
自从走进击剑队的那一天起,参加奥运会就是金晶最大的梦想。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了击剑队整体的利益,金晶没能去参加比赛。“当时特别失望”的金晶又回到酒店上了一年班。那一次,坚强的金晶流下了失望的泪水:“当时除了失望真的还有彻骨的痛,绝对不亚于失恋,看着曾经陪我走过两年的剑,不禁哭了。”
十运会的时候上海队缺人,金晶再次归队。但是十运会之后,金晶就再没能找回最佳状态,只能在上海队当陪练,也没有机会走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不过,当参奥选手的陪练,金晶一样尽心尽力。
2007年半退役在家的金晶在时间上有了一个空当,上网、打游戏、看书,金晶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这时一个网友跟她说起了征集奥运火炬手的事情。“因为之前我和他说过,不能参加奥运会挺可惜的,金镶玉多漂亮,又没机会拿。后来他就跟我说有这样一个活动,你要不要参加,选上了可以当奥运火炬手。我一听当奥运火炬手也挺不错的,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形式参加奥运。”
就这样,金晶去现场报了名。“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说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希望渺茫,他们说你看看人家,为奥运会做了多大的贡献,在岗位上有多么出色的成就。你凭什么呢?我想想也是。”
不过既然报了名就要认真对待,这是金晶的个性。接下来这个身残志坚、美丽大方、活泼开朗的女孩给所有的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晶通过了区里、市里的选拔,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决赛现场。
在准备介绍视频的时候,喜欢拍照的金晶拍下了许多张笑脸,“之所以选择微笑是因为我是天生乐观的女孩,我要去收集更多的微笑,把它作为送给全世界的礼物,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微笑”。金晶的话语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她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奥运火炬手。
接下来就是文章第一部分的那一幕,金晶不负众望,用她的行动捍卫了火炬的尊严。
【尾声】找一份工作,找一个男朋友
“只要心里有阳光,眼睛里看到的就全都是温暖,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北京时间4月9日13时40分,金晶到达首都国际机场,经过十多个小时跋涉的她脸上仍然挂着微笑。面对着前来接机的亲朋好友,她的第一句话就是:“回家真好!”
4月13日,金晶回到了上海。旅途劳累的她还来不及喘息,就被安排出席各场欢迎、采访、宣传活动。一夜成名,给金晶带来的除了荣誉也有烦恼。
面对众多的鲜花与荣誉,这个27岁的女孩却一直很清醒,在采访中她反复重申:“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但是‘民族英雄’的称号过了,我只不过是做了身为炎黄子孙所应该做的事情,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都会像我一样保护住火炬的,只不过是因为当时火炬拿在我的手上。”
去年12月,金晶和金富门酒店的合同到期了,还没有找到新工作。十运会之后,金晶就不再是中国轮椅击剑队的主力,只能在上海队当陪练,每个月的收入不到1000元。
问到金晶今后的打算,她说:“我要找一份自己能胜任的工作,比如活动策划方面的,在工作的同时还想读读书。现在想给我推荐工作的人很多,好心人真的挺多的,但是我的能力有限,非我能力所及的工作我肯定不会去做的,我真的不想光拿钱不出力。”
这种难得的冷静与清醒让人们再一次看到金晶身上的闪光点。金晶现在“还没有男朋友,还是一个人”,其实她对自己的形象很自信,“我挺上相的,也挺自恋的”。但是她对自己的其他方面并不是那么自信:“我觉得我挺平凡的,我真没发现我有什么优点,也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金晶的话语总是让人觉得心疼,让人想去呵护。她就是这样一个女孩,美丽,坚强,自信,乐观,还有她的多才多艺。
2006年,金晶应残联邀请参加了东方卫视综艺节目“舞林大会”总决赛开场舞的表演,这是一次美的展示,轮椅上的金晶跟主持人共舞的风采感动了许多人。
就在前不久,金晶接受新浪网采访,当主持人提出让她现场演唱的时候,聪慧的金晶略加思索,为大家唱了一句她现场改词的《勇气》,“我真的需要勇气去面对藏独分子,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我们做的就有意义”。动听的歌声让无数人为之折服。
我们知道,金晶今后的路还很长,但是我们相信这个女孩一定会走出一条最美的人生之路。
文/本刊记者 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