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奕华:不香港的可能性

(2007-06-15 11:52:43)
标签:

林奕华

香港回归

10年

林奕华13岁离开香港,去台湾念初中,9月份去,12月回,只去了3个月。国语是想像的,到今天还在学。他很喜欢国语,所以很喜欢讲,但有些发音还会念错。96年,林奕华从英国回香港。跟很多香港人一样,有一天有很强烈的感触:这些香港人真是命好,居然在这么大的历史洪流中,在中国发展最好的时候回归。也常觉得香港人不争气,林奕华是通过内地看到很多香港看不到的东西,比如杂志“三联”、《看电影》,比如《疯狂的石头》,很有energy(能量);比如《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些东西不可能在香港看到。从文化消费品来看,唱歌唱不过人家,演戏演不过人家,编剧编不过人家,导演导不过人家。96年回到香港,其实林奕华已经申请到英国给艺术家的4年护照,4年后通常会转成移民,但后来他四年中回去的时间加起来不到30天。


97年回归交接的时候,林奕华是在去伦敦的路上。当时是因为失恋离开的香港,不是因为政治原因。一下飞机,在伦敦希思罗机场看到回归的新闻。


·现在,你快乐吗?
这10年来的心态,我成长很多。98年开始成长。我的成长和恋爱直接挂钩。98年前我就像小说主角,迷糊到什么都不知道。这10年,我从失败的恋爱中看到为什么自己之前会有那些问题。剧场是我自我成长的地方。我现在心智还是很低龄的。我的心智发育来得太晚。还有我的性格倾向对自己残酷一点的。过去的感情生活有很多段是对自己残酷,当时没看到这个残酷是自己的单恋。我以前单恋太多,以后不想再花时间在这上面。


·未来十年,你还会生活在香港吗?
未来10年,起码内地、港台还是我的基础,很希望我能照着快乐去走。我很想和演员和观众分享一个观点是,进来看戏的人,都是不快乐的。我希望我能帮大家找,为什么不快乐。找到为什么,也许就能真的快乐起来。现在很放松,成败得失,虽然重要,但跟我是隔着一层的。到现在这个年纪,我知道,我不可能是总统,不可能是富翁。我在这个领域,希望把这个做得好一点。这就知足了。


·你认为最能代表香港的人是谁?
从某一个角度来讲,可以代表香港的人太多了,比如周星驰、黄子华。我反而觉得重要的是,找一个没有那么香港的人,而那些成功人士都很香港。但我会反过来想,这些成功人士给了香港什么,有没有把香港带出迷失。我希望自己做一个不那么香港的人,越不香港,才能越看到香港的可能性;越香港可能会越怀旧,反而走不出去。


文/本刊记者 王毅 摄影/本刊记者 陈澍祎

 

林奕华系香港进念二十面体的创始团员,现“非常林奕华”艺术总监,游走于剧场、电影、文学界,作品不仅在亚洲得到高度评价,并在欧洲各大艺术节颇受瞩目,是香港艺术界相当具代表性的一员。
编导超过40部剧场作品,其中《半生缘》(刘若英主演)和《包法利夫人们》曾在北京演出,题材涉及青少年文化、教育、娱乐、政治、性别。近年亦致力通过舞台、教育及写作,探讨什么是快乐和自我。

更多内容请翻阅《北京青年》周刊《100个香港人的10年》香港特刊

6月28日隆重上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