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处不在的“打包想象”

(2009-03-16 17:02:04)
分类: 也为读书狂

    最近一直在读不久前出版的《话题2008》,我仍旧像读《话题》系列前面几本书一样读得酣畅淋漓,我和编者杨早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交谈,我一直欣赏他犀利的文笔。

    《话题2008》中提到了“打包现象”这个词,是所有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下人们互相了解的一个通病,比如“男人就是这样的”,“女人都怎么怎么样”,“现在的学生怎么都这么差”之类把一类人一棒子打死的话语,这种说话方式很容易形成误解,但我们就是改不了。我经常听说同事抱怨说某个班上因为有一两个特别不听话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转而把情绪发泄在整个班上,某个班上因为一两个学生不听讲,转而影响到整个授课情绪。其实是因为我们太多时候把一个班当成一个人,似乎只有一个意志,但毕竟一个班是由很多学生组成的,作为一个老师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这甚至是个职业道德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出现过打包想象这种思想,这是对理性的偷懒,是对偏激的放纵,我们应该更加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