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2021-05-25 16:15:5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科研 |
《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灞桥区惠王中心小学 余丹丹
教学目标:
1.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感情真挚。
教学重点:
掌握叙事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得条理分明,具体生动。
教学难点:
1.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感情真挚。
2.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天都会发生许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特别难忘,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今天,我们的习作的主题就是:生活万花筒,让我们一起来说说那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易于唤醒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交流学习的热情。
二、学生畅谈
1.说说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是看到、听到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注意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出示卡片,学生交流思考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填写卡片。
事情 |
|
起因 |
|
经过 |
|
结果 |
|
3、写完后,分组交流,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说给同学听。
4、老师随机抽读卡片内容,同学互评,根据同学的建议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写作前,引导学生先交流,先口述,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说清楚,为后面的写作打好基础。
三、写作方法指导
师: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是什么?
1、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听说的。
2、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师:怎样才能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更清楚呢?
1、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多角度叙述。起因和结果部分可以简单写,经过部分必须详细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等。
设计意图:写作前,对本次写作的要求进行学习,对写作方法进行复习,都有助于后面学生更好的习作。
四、借助例文,学习写法
我们一起到习作例文中去寻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师:写一件事就要交代清楚活动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麻雀》,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师:一般有这样几种,按时间的推移进行叙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按活动程序或游览顺序叙述。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习作有畏难情绪,让学生欣赏范例,可以大大降低写作难度,拓宽学生的习作视野。
五、范文赏析,学生习作
1.学生欣赏两篇范文
2、学生独立习作。
3.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六、交流评议
1.同桌交换阅读,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同桌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3.班内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遍写得习作往往存在很多问题,通过交流阅读,他们会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修改建议,这也是学生相互学习写作的大好时机。
板书设计:
生活万花筒
1、起因
一件事
3、结果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评,认真修改习作。
2、掌握叙事作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介绍这次作文的整体情况。
2.展示优秀作文。
(1)挑选优秀习作,用多媒体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要交代清楚活动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3、事情要有条理,语言表达准确、生动
4、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评析作文的时候,学会从多方面评价。
二.教师阅读一篇较差的作文。
1、说说这篇文章的问题在哪里?
2、师生探讨该如何修改。
设计意图:从同学的习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一些实用的写作方法。
三、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要求学生耐心修改。
四、吸收建议,修改作文。
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读了上面的文章,我们有这么多的收获,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听取他们的建议吧!
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
五、誊写作文,张贴展览
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工整地誊写在书写纸上,课下进行张贴展览。
六、课堂小结
这节作文课,我们学会了叙事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得条理分明,具体生动。
附板书设计:
生活万花筒
1、一定顺序
2、六要素
3、语言准确、有条理
4、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