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南
捧读《中国古代文学史》,忽然看见北宋周邦彦的一首词,感觉面熟得很,先摘录下来,请大伙瞧瞧:
西河·金陵怀古(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谁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基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看了上面的这首词,大家是不是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再看看刘禹锡下面的这两首诗,大家便会有所发现:
石头城(刘禹锡) 乌衣巷(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很显然,周邦彦大胆地“抄袭”了刘禹锡,周邦彦将刘禹锡的两首诗,硬是合二为一,发挥改造成了自己的一首词。虽然刘诗中的“山围故国”二句最受白居易推崇,认为是“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的佳句。但这丝毫不影响周邦彦的“拿来主义”,并且由此发挥成了自己的成名之作,没有一点的不好意思。而外人也没有过来说三道四。
再看现在的文坛,郭小四因为《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抄袭公案被称为文坛小偷,成为众矢之的倍受指责,前不久又出现了“海岩枪手”、“韩寒枪手”“余华抄袭”等,漫天都是听风是雨的“抄袭事件”,虽然或打官时,或赔款道歉,或被一一澄清,但文坛还是被搅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
周邦彦若生在当下文坛,必定会被当代评论大家骂个半死,会被指为文坛最最大的小偷,肯定会无法立足于当代文坛。而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说:“张玉田谓清真最长处,在善融化古人诗句,如自己出。”这些为当代文人所不齿的做法,在梁公看来竟成了长处。
这一首词,这两首诗,好与不好,抄袭与否,能够历尽千年浪淘沙洗而流传至今,虽不可思议,却也不再需要我们后人来说三道四,只是对比当下文坛,却不得不让人深思。
相关链接: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即《片玉集》)。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