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墓地里的挣扎与呐喊

(2007-11-23 21:11:25)
标签:

文学/原创

墓地

诗歌

李泽清

海子

顾城

食指

北岛

易南

分类: 书评◆笔记
墓地里的挣扎与呐喊
文//易南
    首先申明,我并不懂诗,对于诗歌这种体裁也没什么好感。让我谈诗,就如同让姚明踢足球一样荒谬,况且我既无才情又无名望,说出话来就如同自言自语,除了自己,一般是没人当回事的。但鉴于泽清一而再三地热情邀请,我也就冒着班门弄斧的嫌疑,斗胆站出来评论几句。

    我说过,我对闻一多、海子、顾城、食指、北岛这些前辈又敬又佩,我喜欢闻一多诗歌中那种强烈的感情,闻一多的诗歌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心喊出来的,也喜欢海子的梦想和顾城的叛逆,喜欢食指的执著和北岛的冷静。但我对于中国诗歌却没什么好印象,在我的印象里,好诗人似乎都是苦命人,中国诗坛犹如山西煤矿,总是要以死伤为代价才可以出来点成果的。

    而当下的中国诗歌虽然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却乱七八糟泥沙俱下,让人侧目。闲散混乱破碎不堪的语言,生硬晦涩难以理解的意蕴,让人读起来云里雾里,胃口大倒。所以现在的诗歌就如同曾经八十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火柴,已渐渐被时尚的人群所遗弃。

    可是今天看到李泽清的诗,心里面还是有了些欣慰,在我们这个物欲盛行的时代,梦想大多变了味道,泽清却依然在坚守他的领地,依然我行我素领着泛90那一拨人为诗歌呐喊为梦想打拼,着实不易。

    青年诗人张伟栋说过一句话“诗歌的魅力在于能够对这些诗歌以外的东西说不。”而这句话,在泽清的作品里得到了验证。

    “为自己准备好墓地//不必临山近水//万事不可尽美//已厌倦这世界的虚伪//不习惯充当无知的鬼魅”(李泽清《为自己准备墓地》),这样沉着冷静的句子出自一位17岁少年(当时作者才17岁)之手倒出人意料,而且渗透其中的那中悲观也让人心生寒意,但作者表现出的那种对生活的思考,对灵魂的拷问,却是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的。

    作者喜欢海子和顾城,作者怀念那个面朝大海的年代,渴望拥有一双黑色的眼睛,面对林林总总的社会缺失,作者彷徨、沉思、无奈、感慨,最终发出了令人震撼的呐喊:为自己准备墓地。一切因爱而生。诗歌里的悲观,也许造就了生活里的成熟和理想。看着泽清青春帅气似徐志摩般优雅风度翩翩,却不曾想,一脸阳光的他竟能够写出如此悲慨之词,让人感叹。

    我不说作者的诗写得如何如何,但是,我可以看到他诗歌里的力量。从他的诗里面,我们可以读到一种愤怒,一种疼痛,一种挣扎,一种拷问,一种歇斯底里沉闷的呐喊!可是这种,这种疼痛这种挣扎过后的疲惫,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世界已然不再拥有尽头//路/仍旧是我们两个人行走//只是岁月的轮盘尚未让彼此//相逢在心跳的路口”(李泽清《我们都是一个人太久》),这样的诗句似乎更符合泽清这个年龄段的思求,只是言语中更多了一份沧桑和厚重的思考。这清秀而不乏思想的诗句在校园诗歌里面并不多见。值得关注。

    倘若沉下心来,戒骄戒燥,假以时日,清泽定会唱响诗坛。希望这位以诗为梦的风华少年可以一路狂歌,一歌到底。 

易南    

2007.11.23晚

 

    附: 李泽清,河南信阳人。现居北京,旅居各地。泛90代表诗人之一。中学时代起发表文章,获奖数十次。写诗歌、散文、评论、小说、剧本等各类题材文字。有代表作品《埋怨》入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当代散文诗作名家》。被誉为“海子之种”、“顾城之种”。洞悉世俗,倡导新一代诗人之一,主张生命委托诗人向世界吟唱天籁。代表作品《埋怨》、《为自己准备好墓地》等。

    李泽清BLOG:http://blog.sina.com.cn/ywm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