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下乡的时候,最盼望着到人家家里去做房子的时候帮忙,特别是上梁,现在我们乡下还有这样的风俗,非常重要。那个时候上梁我们可以去吃大碗的肥肉,还有酒,那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那为什么上梁这么重要呢?我们乡下做房子到今天也是这样的,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
郭先生解释说,“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物件,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郭先生介绍说,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筹就是九重大法。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这样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将“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中间的极,皇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治的一个标准。我们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的加以推进。
孔子还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家都知道。谈到形势和内容的关系,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这个内容,文和质要相当,形势和内容相当才比较好。孔子在评价一首诗的时候,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不至于太淫荡,哀伤的时候也不是过分的痛楚,保持一个中道,孔子的点评语言很精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我们再看中庸这个方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感表达是这样。孔子的弟子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他有威仪的一面,他又有威仪的一面,他又非常慈祥。所以他讲温而厉,威而不猛,他有威风,但是不至于过份,不是像现在主张的超男、猛男。然后“恭而安”,恭敬又很安详,严肃、恭敬而又很安详。温而厉、恭而安,泰而不骄,欲而不贪。他有欲望,谈到不贪。这都是中庸的孔子论语所记载的孔子关于行事美德、关于诗歌的表达等等,这样一个中庸之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