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2016-06-13 16:40:40)
标签:

旅游

探访

文化

杂谈

徐非

分类: 海外见闻-欧洲各国
第一次来巴塞罗纳是3年半前。那时的行程里有“米拉之家”的参观计划的,可惜当时的米拉之家内部整修不开门,很遗憾。
再次来到巴塞罗纳时,第一个想去的景点自然就是“米拉之家”了。因此,我终于如愿一睹她的风采。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米拉之家建于1906-1912 年间,当时是因为富豪米拉先生非常欣赏高迪为巴特洛先生设计的巴特洛公寓而请高迪设计的,也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处私人住所。米拉之家又叫“采石有些荒诞不经,整个建筑给人无限遐想。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米拉之家是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代表作之一,坐落在巴塞隆纳市区里的Eixample扩建区、格拉西亚街(Passeig de Gràcia)上。走进米拉之家,首先感到到处明亮无比。原来只是独特的设计让建筑的内部有了天然的照明。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米拉之家配发的讲解机说明:米拉之家的建筑是由柱子支撑而建的。果不其然,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柱子的支撑作用。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是米拉先生的府第,所以被称为 Casa Milà,即是“米拉之家”的意思。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它占地1,323平方公尺,有33个阳台,150扇窗户,3个采光中庭(2个大中庭,1个小天井);6层住宅,1层顶楼(阁楼),1个地下停车场;共有3个立面;两个正门入口,一个在格拉西亚大道上,一个在普罗班萨街上。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米拉之家波浪形的外观,是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和宽大的窗户组成的,可让人发挥想像力,有人觉得像非洲原住民在陡峭的悬崖所建造类似洞穴的住所,有人觉得像海浪,有人觉得像退潮后的沙滩,有人觉得像蜂窝的组织,有人觉得像熔岩构成的波浪,有人觉得像蛇窟,有人觉得像沙丘,有人觉得像寄生虫巢穴等等。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讲解机反复说明:米拉之家的美在于她的屋顶设计。因此,按照参观的顺序,电梯首先载着游客来到了米拉之家的屋顶。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你能看得出这是一座建筑的屋顶吗?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屋顶有30个奇特的通风烟囱,每一个烟囱的顶端都是一个的面具,有单个的也有几个一组的,这些烟囱把原本已经因为起伏而不单调的屋顶装饰得更加错落有致。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米拉之家的平面示意图。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站在米拉之家的屋顶,只有你把视野移开,看看巴塞罗纳的市容,然后再把视野收回。这时你才会相信你所处的地方的确是个屋顶。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这就是米拉之家的四周建筑。可见米拉之家多么地独特。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目光移回到米拉之家的屋顶。恍如隔世。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此外还有2个通风口和6个楼梯口,每个楼梯口都风格迥异,有的与古埃尔公园的一部分风格类似,表面装饰了碎瓷片,有的则大的像一座塔,而且立面还暗藏了水塔设施。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分不清出哪个是水塔,哪个是烟囱。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米拉之家设计的特点是‘它本身建筑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来承受,不论是内墙外墙都没有承受建筑本身的重量,建筑物本身没有主墙’,所以内部可以随意隔间改建,建筑物不会塌下来,而且,可以设计出更宽大的窗户,保证每个房间的采光。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这是在屋顶的另外一侧看到的巴塞罗纳。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真心不知道高迪为何要如此审计一个公寓的顶层呢?他的灵感来自哪里呢?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参观完第一个项目“顶楼”后就可下到下面一层继续参观。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最后再来一张美女和烟囱的特写。因为参观顺序是不可返回的,在此向高迪先生的杰作“米拉之家”的"奇特的屋“楼层告别。不知道何时再有机会重返这个屋顶来一次“旧地重游”?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往下走便是米拉之家的阁楼了,这是米拉之家最能彰显高迪建筑风格的一部分,270个高度不同的拱门支撑着阁楼和天台,行走其中有一种置身于隧道的错觉。这里原是洗衣晾晒的场所,现在是“高迪展厅”,展出了很多高迪的设计模型,手稿和多媒体资料。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这里主要是展出高迪先生的设计思路和理念。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比如,现在你看到的是镜子的图面。因为顶部吊着用铁丝做成的物面,就像家里的吊灯一样。不过,高迪先生在底下放置了一面镜子,这样就看到了一个立体的“抛物线”般的建筑模型了。因此,高达先生的“作品”就这样形成了第一“形状”的设计图啦。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再下去就是参观真正的公寓了。米拉之家的二、三、四、五层都是曾经用来出租的公寓。现在开放了一部分向用来展示了米拉之家的建筑结构和当时住户在此的生活。视听室呈现了巴塞罗那20世纪前叶的历史。展示厅则通过当时各种家具和装饰的展示,全方面还原了当时中产阶级在米拉公寓的生活状况。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建筑里几乎所有的一切设施都像是从墙里生长出来,家具也带有丰富的曲线线条,配合弧形的屋顶和带曲线的壁纸,让你觉得哪怕移动一丁点都会影响整体美观。
图:仆人的卧室。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这是主人的卫生间。这些设备在当年可都是顶级豪华的卫浴产品了。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米拉之家有一些宗教色彩,在它的外墙高处可以看到一个M字,代表圣母玛利亚Maria;可以看到一朵玫瑰浮雕,代表玫瑰圣母,也代表米拉夫人的名子Roser;可以看到一行浮雕的字,代表“上帝拯救你,玛利亚,你充满恩典,上帝与你同在”。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主人的大客厅。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从公寓阳台看到的巴塞罗纳的街景。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大客厅里的留声机。可见当时主人的富有和尊贵。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另外一个卫生间。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走在米拉公寓里,你会发现内部装饰与家具和家居用品以及带有曲线的房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人关注不到哪里有开关电源和灯具,房间的照明都是反射形式的,看不到刺眼的灯泡。图为:房间的走廊。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米拉之家的内部,每一户都能双面采光,光线由采光中庭和外面街道进来,房间的形状也几乎全是圆型设计,天花板、窗户、走廊、很少有正方的矩形。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从公寓里再次看到的米拉之家的屋顶。

终于一睹“米拉之家”的风采了

米拉夫妇去世后,这栋建筑被卖给一家房地产公司,除原有的出租公寓部分外,房地产公司把米拉之家内原米拉夫妇自住的楼层也改成出租公寓,后来,1986 年,米拉之家被银行买下来,耗巨资整修,清洗因空气污染而变黑的门面,现在的一楼是银行的基金会举办免费展览的场地,提供欣赏内部设计的机会,米拉之家最高的三层楼: “六楼、顶楼和屋顶阳台”对外开放,可购票参观。

大多数参观过这栋建筑的人可能会认为米拉之家是壮丽且气势凌人的,也有人对波浪状的外墙觉得太古怪,但论如何,米拉之家现在是巴塞隆纳的地标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