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7)“东海篇”:爱知县首府名古屋
标签: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旅游文化徐非 |
分类: 在日本的日子 |

(1)名古屋JR车站。名古屋我来过许多次,早年老的名古屋JR车站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那时候因为台风的原因滞留在名古屋车站6个小时之多。

(4)名古屋市位于日本爱知县的西部,也是爱知县县厅所在地和日本人口第四大的城市(仅次于东京都区部、横滨市及大阪市)。这里过去曾是尾张德川的城下町,历史上是日本战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日本战国三杰都出身于以名古屋市为中心的爱知县内。

(5)另外,名古屋大都市圈集合了日本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和著名高校,形成了日本国内工业出货额第二位的中京工业核心地带。又因为它是日本中部地区的商业、工业、教育和交通的中心,而且位于东京和京都的中间,所以又被称作“中京”。

(6)另外,名古屋大都市圈集合了日本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和著名高校,形成了日本国内工业出货额第二位的中京工业核心地带。又因为它是日本中部地区的商业、工业、教育和交通的中心,而且位于东京和京都的中间,所以又被称作“中京”。

(7)在昭和四十七年(1972年)8月,从7种候选树中,选出樟树作为市树。理由是市内的有名景点有巨大的樟树,它与名古屋市的都市景观很相称,会起到推进绿化的作用。

(8)名古屋市曾经和中国的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可惜,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已经断交了。不过,中国在名古屋市设有总领事馆。可见,名古屋在日本市一个响当当的大都市圈。

(12)在昭和二十五年(1950年)4月的绿化周期间,从百合、玫瑰、樱花、菊花、康乃馨等100种以上的花种中选出百合作为市花。可惜一路走来没有看到百合。

(13)名古屋市属于柯本气候分类法下的副热带湿润气候,当地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干燥凉爽,晴天日数较多。

(16)这儿开设“名古屋能乐堂”。能,是日本特有的艺术。地位有点类似“京剧”。

(20)名古屋城是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的城堡,江户时代是尾张藩藩主居城,别称“金城”、“金龇城”。其与大阪城,熊本城被合称为“日本三大名城”。

(21)名古屋城为德川家康于1612年所建,经二战战火损毁,1959年修复了幸存的建筑。虽已不复当年旧貌,但城堡的规模仍可一窥,加之其内的2000多株樱花树,花开时节所有建筑掩映于粉烟之中,景象动人。

(22)这是我第二次来名古屋城。第一次还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

(25)日本的“城”为领主及其武士所居之地,是其实力的显示,几座规模和建筑都较为出众的“城”,现已成为日本的重要古迹,名古屋城就是其中之一,同时名古屋城也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

(26)其天守阁是德川家世代居住之地,由正门右侧的大道即可到达,这是一座五层飞檐建筑,屋顶脊梁两端以一雄一雌的金色兽头鱼身铸像装饰。天守阁的内部经过整修,其木质结构已无保留,并增设了电梯。天守阁内所设的博物馆,展示有隔扇门绘、兵器盔甲等文物。

(27)本丸西北为深井丸区,同样植被密布,西北角楼和茶寮都位于此。本丸西南和南部为西之丸区,一进大门首先到达的就是这里,其内有梅林,花开时节十分美丽。本丸东部为二之丸区,占地广阔,区内二之丸广场和二之丸庭园都是当地市民常到的散步之地,中心的茶亭有曲径相通,为休息之佳处。

(2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名古屋城有24座国宝(相等于现时的重要文化财)。但于1945年遭美军B-29战机轰炸后,大部份被烧毁。其中4项西南隅橹、东南隅橹、西北隅橹及表二之门为重要文化财。

(40)名古屋城的历史:庆长五年(1600)关原大战后,原尾张清须城(清州町)城主福岛正则转封,德川家康四子松平忠吉成为清须城新任城主。

(41)七年后(1607),忠吉病故,家康年幼的九子松平义直继任。因清须城规模太小,不能承担军备的重任,因此在家康的授意并亲自监察下,义直于1609年开始在尾张那古野城的原址上着手修建居城。

(42)加藤清正、福岛正则、黑田长政等20余位大名收到了协助筑城的命令,作为对德川家的尽忠表现,各大名异常的出力。只两年时间,就建成天守、1614年全部完成城体建设。从此,尾张的中心从信长时期的清州城移到了名古屋城。

(43)直到“明治维新”,名古屋城一直是德川御三家的世袭居城。

(49)名古屋的饮食不仅有日本传统的生鱼片、寿司,还有自己所特有的美味,可谓形色双全,餐馆环境虽风格不同,亦有着同样的精致,处处细节都在挑逗食客的味觉。

(52)名古屋前后来过七八趟,不太喜欢这样的繁华都市,每次来名古屋都市来去匆匆。
再见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