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2017-05-22 04:56:14)
分类: 在日本的日子

 在日本的岐阜市的“岐阜公园”里有一座“中日友好园”。这是杭州市和岐阜市共同修建的。是上世纪80,90年代中日友好的象征。

杭州市总共与日本两座省会级的城市结为了友好城市:

1979年02月21日与日本岐阜市结为友好城市。

1989年11月23日与日本福井市结为友好城市。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1)作为杭州市与日本结为第一座的友好城市,杭州与岐阜市的来往可谓频繁。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2)这是哪里?去过杭州的朋友一看就知道这很像杭州的“三潭印月”啊。但如果告诉你这里是日本的岐阜市的“岐阜公园”的话,你会相信吗?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3)这是典型的中国的“九曲桥”啊。杭州西湖里三潭印月岛上就有。这个也搬到岐阜市了。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4)岐阜公园里有很多当地的石牌。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5)在杭州有一座“日中不再战”的石牌。来源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时,在杭州一带充当侵略军的日本岐阜人颇多。战后,岐阜市民对此深有追悔之意。1962年9月,岐阜市各界人士和市长松尾吾策通过我国外交学会向杭州市建议,在杭州,岐阜两市各建一座反对侵略战争纪念碑,以表达日本人民,特别是岐阜市民不希望再卷入战争的愿望。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6)该建议得到我国外交学会的积极回应,岐阜县各界友好访华团来杭交换碑文。岐阜市赠送的碑文是“日中不再战”;杭州市回馈的碑文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翌年6月,杭州市赠送的纪念碑在岐阜公园落成,1962年12月岐阜市赠送的纪念碑在杭州柳浪闻莺公园落成。现在这个在岐府“友好园”里的石牌,就是纪念岐阜和杭州两市互换碑文50周年的纪念碑。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7)这一块就是作为纪念换文“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制作的。但谁也没有想到现在的中日关系会变成如此这般的样子。在这个公园里已经很少见到当地的人烟啦。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8)不仅如此,杭州市和岐阜市还立了这快“杭州岐阜友好盟约纪念牌”。两市从此结为友好城市。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9)面对中日关系的现状,不知道两市每年还互访来往否?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10)当年的岐阜市也很够朋友。专门为过去殉难的中国人立了一块纪念牌。可见当年中日关系的友好程度。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11)日文的说明,介绍岐阜和杭州结为友好城市的经纬。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12)哈哈,还有诗呢。“悠悠钱塘水,滚滚长良川,相汇结友好,子孙万代传”。钱塘水自然是杭州的钱塘江啦,长良川是岐阜的河流。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13)“友好园”的中国风的石桥,石狮子坐落在桥的栏杆之上。一看这里就是仿照杭州的“三潭印月”公园的场景。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14)出了“友好园”就是岐阜公园了。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15)这里也有很多其他的纪念碑。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16)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17)比如,也有很多为战死的日本人招魂的纪念碑。当然这些都不在“友好园”里。“友好园”不大,是岐阜公园的一角。一出“友好园”就回到现实中的中日现实中了。


走遍日本都道府县探访之(46)“东海篇”:岐阜市与杭州市的“友好园”

(18)不多想啦。但从这里登金华山的话,还是一边登山一边冥想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