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强大,芬兰赫尔辛基机场到处都有中文标识

标签:
旅游探访文化徐非图片 |
分类: 海外见闻-欧洲各国 |
从德国法兰克福先飞往赫尔辛基。这一段属于“申根区”,不算“出境”。图为:法兰克福机场T2大楼的“申根区”航班候机大楼。机场的指示牌是德语和英文。对国内的80,90后而言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国内年长点的游客的话,如果你不懂英文或德语的话只能在这里看图识话了。
由于在赫尔辛基机场转机不用再安检了,所以在德国机场的安检是唯一一次安检,故非常严格。过安检花了10分钟。
德国机场的售货员只有德语或少许的英语服务。不像日本机场的免税店为吸引中国游客豪买雇佣中国人的店员。
芬兰航空真会节约人工成本。乘客进入候机大楼后,找到登机口的“小候机室”却无人值守,大门紧闭。后来才知道在外面办理登机牌和托运行李手续的两位工作人员将在办理完毕后,会来到这里打开“小候机室”让乘客凭登机牌进入休息,在此之前乘坐芬航的客人只能在外面的大厅走廊里等候。欧洲的人工贵能理解,但你让早就就进入候机室的乘客等你们办完登机牌手续后再来开门,你说外航怎么能服务好?
前不久在新闻里看到著名的体育解说员黄健翔吐槽抱怨美国联合航空的头等舱没有优先权。其实,外航为了节约经费,根本就不设头等舱候机室。我乘坐的芬航就是头等舱和普通舱乘客混合在一起登机。
说起外航,根据我的经验除了新加坡航空,日航,全日空和阿联酋航空等少数航空公司外,服务基本上都很一般。欧美的航空公司的服务更加不值得期待,有的可谓是“极差”。相比,国内的东航,国航和南航虽然有各种问题,但总的来说基本服务比欧美的航空公司要好得多。
十分遗憾,登机完毕后迟迟不起飞。也没有广播说明,显然服务不到位啊。40分钟过去了,想想我还有第二段行程,而且在赫尔辛基万塔机场只有2小时10分钟的转机时间,这也是我第一次中转飞机回国,心里没有底,有点不安。
在晚点45分钟后,终于起飞。芬航欧洲境内段不提供餐食,免费饮料也只有水和咖啡。其他的餐食和饮料酒水都需要付费。“空姐”?就不用提了吧。比国内跳广场舞的中国大妈还老。戴上眼罩睡觉。
2个小时20分钟后抵达赫尔辛基机场。由于晚点,留给我中转飞机的时间只剩下1小时25分钟了。果然,从T1航站楼直接进入连接通道不出7分钟就抵达T2航站楼了,我心里的一丝不安也就烟消云散了
不需要第二次安检。我一边往T2大楼赶,一边看候机大楼的标示。突然隐约有汉字进入眼帘,仔细一看是我熟悉的中国汉字和日文汉字。
在欧洲各大机场,除了英文和本国文字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国家的文字标示。何况是欧洲国家以外的亚洲国家文字。足见中国和日本游客之多,芬兰对中日游客是相当欢迎的。
除了汉字的标示外,中国普通话的打电话声也进入耳朵。偶偶也能听到日语的说话声。
免税商店里甚至直接雇用中国人当店员,向中国游客介绍和推销商品。中国游客也很给力,大买特买。这点德国人做不到。
中国游客的身影到处可见。奇怪的是候机楼里很多餐厅都是日本人经营的,说日语话没有任何障碍。原来,日本航空和芬兰航空都属于寰宇一家(one
world)航空公司联盟的成员。芬航和日航代码共享,因此来芬兰的日本人非常多。这点出乎我的预料。
由于中国和日本游客非常多,因此赫尔辛基万塔机场有中日文的标示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不知为何?在免税店可通用中文,而在餐厅可以说日文。是中国人省吃俭用购物?而日本人喜爱美食而不购物?
等候飞机的中国游客。
还没有广播就有中国乘客等候在登机口了。中国人凡事都心急火燎?
而乘坐该航班的外国人远远地等在后面。
起飞了。这是我本人第一次转机飞往中国,过程十分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