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为何不回复信息?

标签:
杂谈文化 |
微信朋友为何不回复信息?
写了一篇关于本市城市建设发展的文章,通过微信发给退休后居住在南方的朋友,请他作指导提意见。朋友在职时任过城市建设规划的部门负责人,后升职到市里又分管过城市建设规划,情况熟,业务精,关于城市建设规划的历史与现状了如指掌。
信息发出之后,一直没有回应。开始几天还认为朋友是忙于事务,无暇看文章,过几天看了或许要回复的。可等了几个月,仍然杳无音讯。我后来试着发了几次“早上好”,还是有去无回。以前与朋友在微信上交流甚至聊天都很正常的,这次突然怎么了?
这一段时间,心里总有点耿耿于怀。是好是不好?怎么也得给个回音呀!“来而不往非礼也”!即便特别忙,也该说明一下情况,别让对方望着盼着。再说,退休了能有啥事忙得连在手机上简单写几个字的功夫都没有?
一定有情况?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我推测了三种可能。
一是文章中也许有些内容写得不周全,让朋友见怪了,因为他主管过这事,故意不回复。
二是我在与朋友交往中,可能有什么失礼之处,让朋友心里不舒服,又不大好说出口,只是以这种方式表露不满情绪。
三是朋友在职时是官员,退后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子女个个发展得不错。或许阔绰了,看不起穷朋友而不愿交往?
时而纠结不解,反感情绪渐增:都退休了,还有啥傲慢的?朋友之间摆什么架子?眼下谁还要求谁不成?朋友之间是平等的,你不理睬我,我也可以不理睬你!……
今天下午去广场溜达,恰好碰到朋友的表弟,他告诉我一件事,让我吃了一惊。他说在三个月前,朋友在南方的儿子出了车祸,伤得很重,在医院住了很长时间,甚至还影响到以后的生活起居。
我顿时明白了朋友当时没回信息的缘由。继而深感内疚:实在不该胡思乱想,甚至还在心里责怪朋友。我太看重微信交流信息回复了。可谁能想得到这“万无一失”的情形呢?
这件事给了我相当大的震动,更从中得到一些感悟。
朋友之间如果连这点自信和信任都没有,那真是有点惭愧。说明我对朋友还不够诚心,不够真挚,不够坦荡,远远未到知己知人心心相印的程度。我应深深的反省自己。
现代人与人之间,通过微信交往成为一条重要途径。但微信交往确有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产生错觉。例如信息不回复,个中原因就非常之多:没看到,不便回等,当然也有“不屑”。但多数应该与主观好恶无关。可在不明对方情况时,错觉即可能发生。再者,仅靠微信字面上的意思,很难表达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往往因一字一词“词不逮意”就会让人产生错觉。徽信上的信息相当不可靠,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遇到微信不回信息或字词歧义时,我以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坦然面对。不纠结,不乱想,不计较,随性自然,不放心上,绝不作情况判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