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遍地开花的人造景点到底有多大生命力?

(2015-10-03 12:03:56)
标签:

旅游

杂谈

遍地开花的人造景点到底有多大生命力?

这几天,由孩子们开车自驾游,到本地新开发的几处景点转了一圈,颇有些感慨。
共看了三处景点。
一是炎帝神农故里。说是神农故里,不过是传说而已。全国有这个传说的地区实在不少,但谁都搞不清真假。也难怪,上古时的一个人物,其实到底有没有这个人物,恐怕也没人说得清。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就只有靠今人的牵强附会功夫了。据说全国至少有三个地区在争“神农故里”,我看的这处应是其中之一。地方政府下的功夫很大:圈起了足有一平方公里的山坡地,挖有人工湖,小桥流水,建有雄伟的祭拜大堂,树起了高达70米的神农雕像,按照传说中的神农事迹,辟有百草园、茶叶园等,漫山遍野栽上了从外地移植的奇花异草、古树果木。工作人员说,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开发到现在不到五年,投资巨大。
二是西游记主题公园。这个景区所在地原与“西游记”成书及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毫无瓜葛。就因为这里有处温泉、有一条长年不断流的小河,于是,开发者就想到“西游记”。景区圈地3000多亩,围绕“西游记”书中内容,建起了花果山、水帘洞、女儿国、佛香阁、蟠桃园、八戒招亲楼、美猴王餐厅等景观,实行吃、住、玩一条龙服务。这里一片神话世界,倒是儿童们的乐园。西游记主题公园开发才三年,据说总投资达4个亿。主题公园的门票为178元,定价颇为不低,大概觉得孩子们的钱好赚吧。
三是本市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原本没任何特别之处,极其平常的穷山村,坡地、土屋、弯曲小道,分布在山脚和山坡上有四五个自然湾。村里早年建有一座小水库,山坡上还栽有各种果树,应该是这里最重要的资源。大概是受到近年时兴“农家游”的启发,这里也进行了开发。整个山村进行了系统包装,保留了土屋、石墙、老井,新建了木屋、石亭、碎石小道,塘堰水库都用石块包边,整修一新;户院场地用水泥抹平,另修了一条进村水泥公路,多家农户开展有农家小吃、农家旅馆等服务。地方政府对这处农家游景点很重视,除组织机关干部假日游外,还开动各种宣传机器,大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引市内外游客。
三个景区游人都不多,西游记主题公园的孩子们稍多一点。虽是国庆长假,但在这里完全看不到外地景区“人山人海”的热闹景像。国庆长假都是这般模样,平日里恐怕更是萧条了。各处景点投资这么高,就凭这样的经营状况,何日才能收回成本?我心想。
老实说,对这几天所看的的几个景点,我没啥兴趣。感觉不够好。一是没文化根基。三个景区统统都是人工现时建造,没什么值得品味和思索的文化内涵。“农家村落”只是让城里人见个新鲜,“西游记公园”则纯是逗孩子一乐,唯有炎帝神农故里有些意味,可惜是个真假莫辩的“水货”。二是没什么特色。地域没特色,景区开发也没特色。西游记主题公园中的一些根据书中情节打造的景点,随意指点,到处可见;“农家村落”更是同一种模式,遍地开花,司空见惯。路遇几位游人,议起游览的感觉,似乎都差不多:乏味。
这几年受增高“GDP”的驱使,各地旅游开发形成热潮,人工现造新景区层出不穷,同类同样复制的景点遍地开花。但真正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却极其罕见。眼下,这股热潮方兴未艾,大有一哄而起之势。如此,笔者总有些担忧:这些人造“风景”到底有多大的生命力?无根基的东西究竟还是长不高,不可能长存于游人心里。一旦人们普遍感觉厌倦,不再做回头客,这些大手笔投资打造的的东西岂不是成为“废品”?到时,谁又来为那些巨大的亏空“埋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