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说明了什么?
(2015-03-17 15:20:08)
标签:
体育时评杂谈 |
“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说明了什么?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这是一份让国人侧目的体育运动单一项目改革方案,其组织领导规格之高、改革力度之大、进入程度之深、涉及面之广,堪称是前所未有。读后最突出的感受:今后,中国足球再也没有任何理由落后于世界了!
据“中新网”初步梳理,这份改革方案共有十大亮点:一,“三步走”战略,远期目标申办世界杯。二,改变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结构,足协与总局脱钩。三,避免俱乐部因投资者变更在城市间频繁迁转,培育稳定的球迷群体和城市足球文化。四,制定俱乐部人才引进和薪酬管理规范
探索实行球队和球员薪金总额管理。五,加强足球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管理,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未来将建设五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六,加强对国家队经费投入、奖励政策、基地建设等保障。七,俱乐部应当以大局为重
全力支持配合国家队建设。八,成立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九,建立足球赛事电视转播市场竞争机制,实现足球赛事电视转播权有序竞争。十,建立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每个“亮点”都直击中国足球落后现状之软肋,当称是一针见血,对症下药。中国足球的希望,真如“站在高山之巅,已见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
“十大亮点”也颇引人思索。比如第二大亮点:改变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结构,足协与总局脱钩。为什么要与主管行政领导机关脱钩?脱钩有什么优势?难道不担心行政脱钩后会放任自流吗?等等。之所以在《足改方案》中十分突出的提出这项改革,我想是基于三点考虑。
第一,“体总”与“足协”一体致中国足球发展缓慢。这么多年,中国足协一直在体育总局的牢牢掌控之下,中国足球事业发展却停滞不前;政府投入越来越高,“足赛”成绩却越来越糟,距“世界杯”水平越来越远;不仅如此,中国足球界还丑闻不断,赌球、黑哨、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事实证明,旧体制严重阻碍足球事业的发展。
第二,“体总”掌控“足协”为什么会阻碍事业发展?首先应该是行政机构的官僚主义影响。主管官员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领导权威和掌控力问题,主观意志与专业部门工作实际往往“脱节”。面对上级的“瞎指挥”,下级则要“小心应对”,没法全心全意搞好“专业”。其次是上级与下级责任不清。“体总”宏观管理,需要研究“平衡”;“足协”顺应并依靠上级,责任也可推向上级;结果是,上下级谁也不愿承担责任。中国足球的许多问题就在上下级互相推诿中滋生。
第三,足球是一项专业性、社会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体总”与“足协”脱钩,可以排除各种干扰,全心全意从事“专业”。可以大大增强“足协”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充分调动“足协”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能够发挥社会团体的社会化功能,促进中国足球社会化、群众性发展水平。有了中国足协的“专心专意”,中国足球参赛成绩必能得到不断提高。
其实,类似“体总”与“足协”的矛盾,在其它运动项目、甚至其它行业同样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打破体制的羁绊,常常会激发专业组织、专业人才意想不到的智慧与活力。李娜不就是脱离了“组织”,通过独力打拼,打出了世界羽坛的一片天地?笔者相信,中央深改组提出的《足改方案》,仅仅只是这方面改革的一个开始,一种试验,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肯定会有更多专业组织与行政部门的“脱钩”,从而赢得一展宏图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前一篇:有多少佳洁士广告在诱人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