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万群众施压官方“争路”说明了什么?

(2015-01-28 15:36:38)
标签:

时评

杂谈

十万群众施压官方“争路”说明了什么?

读到新华网上的一条报道《高铁“争夺战”:湖南邵阳十万民众施压书记市长》。报道披露了时下一些地区争抢“高铁”设站布点的“乱象”,有的极尽所能,使出了浑身解数“争路”,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势头。报道称:沪昆高铁规划制定时,湖南省邵阳市争取在市区设站,但在和相邻的娄底市的竞争中处在了下风,于是出现了许多现象:十万邵阳群众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小孩住院不去照顾,自己生病顾不上就医,过家门而不入……不少政府官员“舍身拼命”。
报道描述的“争路”情景多少有点耸人听闻。不过,记者所道的事实即便只有三五分准确,也是足够让人感慨的。感慨之一,这个市的民众如此齐心协力,竟有多达十万人发出一种声音,勇于向地方政府施加压力,闻所未闻。感慨之二,为地方发展的百年大计,官员们能如此“舍身拼命”工作,竭尽全力“争路”,甚是罕见。感慨之三,为“争路”官民心心相映,团结紧密,配合默契,如此“官民一致”的景象,现今实不多见。
罕见的“官民一致”景象背后,是官与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地方“争路”成功,官员的政绩自在其中,领导满意,更能得到民众的认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凡有点责任意识的地方官员,大概都会持有这样的理念。民众的愿望则尤其现实。如今已进入“高铁”时代,高铁通,经济通,人流活,这对于目前经济仍不发达的偏远地区而言,更显得迫不及待。谁都想有“高铁”在本地设站,谁都盼望能在家门口享受到高铁出行的快捷方便,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似乎还没有哪一个项目能像“高铁”设站一样,能让地方所有民众高度关注并全力为之呼喊。
千军万马争“高铁”,精神固然可嘉,却未必公平合理。
其一,抢争“高铁”现象的发生,其实源自于比“乱象”更乱的不公平竞争先例。此前有许多地区的高铁设站,并非依照规划线路进行,而是凭高层领导人的“话语权”确定。京广高铁勘测规划从某市经过,而修建时却改变了规划,不惜弯道从邻县通过并设站,因为邻县在外将军众多,有家乡高官发话“照顾”。相关方面只好照办。类似的情况并不少,也不仅仅是“高铁”设站,此前的“高速公路”建设同样如此。既然高官一句话即可改变“高铁”路线,民众则通过群体请愿、官员通过拉关系找靠山,未必就不能让相关方面给予“支持”?以至人为干预“高铁”建设愈演愈烈,从而形成了眼下的“乱象”。
其二,邵阳十万民众施压官方,不知最终是否如愿?他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逼官”方法,肯定其它地区也有这样“成功”的例证。假如高官“一句话”能改变高铁“线路”,民众“闹事”亦有同等效力,官员“买通关系”同样可达目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蛋糕尽被“神通广大”的“能人”瓜分。如此,循规蹈矩的“老实人”,遵纪守法的“良民”,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还有没有机会在国家建设“大锅”中分到属于自己的“一杯羹”?在这样“争抢”的格局下,公平公正又从何谈起?中部某市被“邻县能人”抢走“高铁”,被剥夺“便利”的其实是普通百姓,个中的不平谁与之评说?
“高铁”属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其线路的规划与建设,应公平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尽可能满足沿线所有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从全局出发,为全民服务,坚持原则,坚守公平,而不应受某些高官或局地小部分民众的非正常活动所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