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铁男案尘埃落定该反思什么?

(2014-12-10 14:56:49)
标签:

时评

杂谈

刘铁男案尘埃落定该反思什么?

据媒体报道:今天(12月10日)上午,河北廊坊中院对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刘铁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前,刘铁男被指控于2002-2012年间利用职务便利谋取利益,收受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3558万余元。
一度沸沸扬扬的刘铁男贪腐案今日终于尘埃落定。判其无期徒刑,比较合适,基本上没超出公众意料。就刘铁男的腐败犯罪事实看,堪称特别重大,涉案金额亦高达3558万元。但刘铁男认罪态度很好,能够积极配合办案机关如实交代其犯罪事实,包括纪检机关尚未掌握的较多犯罪事实,经法庭认定可从轻处罚。如此判决,也体现了“坦白从宽”的原则。
刘铁男案已经了结,但刘铁男案带给人们的反思却一下子难以消解。回顾刘铁男案的整个过程,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政府审批权的集中是官员腐败产生的温床。刘铁男的腐败就源自于国家发改委审批权力的过多与集中。刘铁男自己对这一点体会尤深,他甚至在接受调查时为戴罪立功,向组织提出“反腐建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审批权应当大量下放到市场,从源头上解决政府不该管的一些事,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如何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和改进审批程序,应是相关部门在较长时间内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日前看到报道,国家发改委已于近期建立了“政务大厅”,集中受理来自各地的审批报告,以方便基层,减少暗箱操作,防止腐败发生。国家发改委此举应该是痛定思痛后的措施,实属开了一个好头。但仅此还远远不够。要从根本上防止审批权力带来的腐败,还须从上至下进一步努力,不仅要改进审批程序,更要减少审批事项,放开审批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部门官员权力过大,又缺乏有效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刘铁男作为国家能源局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大权在握,一言九鼎,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项目或国有资本运作,一人说了算。拥有如此独大的权力,怎能不产生腐败?刘铁男的妻子、儿子均涉案,凡其妻子、儿子涉足的项目,都能从中坐收渔利,儿子在企业挂名,即可拿高薪。还有其情妇,亦能在商界呼风唤雨,点石成金。妻子、儿子、情妇何德何能?还不是刘铁男的权力影响,相关单位以此方式向刘铁男曲线行贿,期望用小钱换大钱,得到刘铁男的审批照应。而这种曲线行贿,围绕着权力,几乎是无空不入,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刘铁男的犯罪事实,再次警告社会,权力一旦不受监督与控制,腐败即成必然趋势。
必须高度重视民众的反腐举报,真正改善举报环境,保护举报者的安全和利益。刘铁男的倒台,得力于多种途径的群众举报。而这些举报,无不经历有艰辛而曲折的过程。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公开在微博上举报刘铁男的贪腐,并列举有详细的事实依据,开始竟被相关部门视为“纯属污蔑造谣中伤”,并对举报人罗昌平施之威胁打击。在长达近一年的时间内,刘铁男毫发未损,还不断升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后据说有发改委老同志集体上访举报,方引起中央的重视。扳倒一个腐败分子该是多么不容易!反腐败是一场严峻而复杂的斗争,群众的重大作用切不能忽视。一个官员是贪是廉,民众往往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深刻,说话最有分量。凡来自群众中的腐败举报,多半都是相当准确的判断,相关部门均应引起高度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