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同市民为何对他异常钟情?

(2014-11-15 12:58:35)
标签:

时评

杂谈

大同市民为何对他异常钟情?

大同市民为何对他异常钟情?

这段时间,山西大同市一直不怎么平静。
上个月中旬,大同市原市委书记丰立祥涉嫌腐败被调查,有市民出头到市政府门前打横幅、唱国歌、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祝。与此同时,又有市民近千人在闹市中心聚集呼吁,表达希望原市长耿彦波重返大同的愿望。这些活动被警方干预,领头的几位还被处以行政拘留,一时舆论哗然。据警方解释,聚众活动影响了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是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对他们进行的处罚。网民们却不服,认为警方滥用职权,是在打击市民支持反腐的呼声。
近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事件发生的前后经过,并发出了详细报道。这中间,大同原市长耿彦波再次成为焦点人物,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去年2月,耿彦波调任太原市长,临行时,大同市即有数千人聚集挽留。而今,乘着市委书记丰立祥倒台的当口,几乎是用相同的方式,一次又一次请求上级让耿彦波返回到大同工作。尽管大同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劝阻说服,但无济于事,部分市民依旧我行我素,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势头。
山西大同有那么多领导干部,市民们何以对耿彦波情有独钟?耿市长在大同到底做了些什么?新京报记者的报道披露了此前尚不为外界所知晓的一些情形。
大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六年前,耿彦波走马上任大同市长,随即掀起了“名城复兴”运动,继而全面铺开大规模古城修复和新城建设工程。大拆大建大上建筑项目,大同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据大同官方数据显示,耿彦波主政时期,城市改造建设拆迁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四年新增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在拆建工程全面开花进程中,耿彦波充分展示了他的干事气魄和指挥能力。一是铁腕手段,说到做到;二是雷厉风行,说办就办;三是作风深入细致,对拆迁户安置较妥善。有不少人对耿彦波心存感激。工程还在更大范围内继续推进。谁知去年2月,省委一纸调令,让耿彦波到太原。市长一调走,大同的城建工程随即陷入困境。据初步统计,共有125项在建工程被叫停,而大同市政府2013年累计负债超过130亿元,大同市财政困难重重。部分市民对城市改造工程半途而废大为不满,特别是已拆迁的居民因安置工作停滞而心生怨气,也有不少拿不到工程款的建筑商意见很大,这些人都怀念耿彦波任市长的好时光。
笔者相信报道所披露的是实情,不怀疑市民对耿市长的真诚怀念,同时也理解这些工程之所以要停工,现政府必有无法克服的困难,比如财政经费紧张无法承受重负等。照眼下的大同局面,即便让耿彦波重新回来,也未必能使一切疑难顺利解决。而且,笔者设想,当初耿彦波如果不调走,继续留在大同担任书记或市长,早晚有一天也会面临同样的困境。大同市的建设步伐太快了,建设摊子铺得太大了,毕竟只是一座地级市,城市建设集中投入远远超出了市级财政经济的承受能力。引发问题几乎无法避免。
当初主持全面铺开城市建设工程时,不知耿市长有没有个人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因为山西官场出现“塌方式”腐败,加上一同搭班子的市委书记丰立祥也有问题,市长的位置未免显得有些敏感。假如耿市长还保持着是一位清廉官员的话,应该说,耿彦波治大同有功也有过。“功”是让大同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这“过”便是脱离实际,盲目贪大求快,超出了大同经济的承受能力;同时寅吃卯粮,留下无穷的后遗症,给继任领导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眼下这样的地方官员并不少见。其实质上是源于一种不正确的政绩观,为官一任,急于显成绩,以实现个人仕途快捷。对耿市长而言,大同的局面已不是第一次。2000年,耿彦波被任命为晋中市榆次区委书记,随即开始对榆次大拆大建,到几年后离开榆次时,榆次出现与这次大同相似的局面。耿彦波向媒体坦承,“其实我不想走,榆次老城改造没有完成,这是我的一大遗憾。”耿彦波所言是否心里话,不得而知。人们所看见的,却是十几年后榆次的“烂尾”、“遗憾”在大同的重演。不同的是,耿市长的官位越来越高,由处级区委书记到厅级市长、再到副省级大市市长。
大同目前出现的局面,耿市长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次事件,对还在走同样官路的官员而言,则是一次应当记取的深刻教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