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票充账到充餐费账说明了什么?
(2014-03-19 15:05:09)
标签:
杂谈 |
从餐票充账到充餐费账说明了什么?
昨日,媒体公布了中央“两办”近日印发的《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这份文件意义重大,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上的迫切需要,而且对于当前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彻底扫除官场奢糜之风,建设牢固的公职人员腐败防护网等,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意见》对公务餐饮消费作出了进一步严格的规定,从监察、审计、税务、财政、会计、信息部门和餐饮企业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细致入微的控管要求,以最大限度的遏制公务餐饮的浪费与奢侈现象。中央文件提如此细化而具体的要求措施,似乎前所未见,因而分外引人注意。
《意见》中有这样一段话,给人印象深刻:“税务部门要及时查处餐饮企业开发票时将餐费开成非餐费的违法行为,防止餐饮企业将大额用餐费用分割成小额发票的行为,对定点饭店,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取消其定点资格。”笔者对此很有感慨。
关于“八项规定”后的公务餐饮消费管理,经历了“一波三折,步步深入”的过程。第一,餐饮消费最初充当的是“腐败筐”角色。公职人员贪污受贿不行,但吃喝“肚儿圆”却无人过问,连纪委对餐饮账都一般不予深究。于是,虚列餐饮消费充账成为财务管理“潜规则”,从而也给官员套现贪污大开了方便之门。第二,“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特别是税控收款机在餐饮企业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虚列餐饮消费的可趁之机。此时餐饮消费的下降其实是一种假相。第三,随着“八项规定”的进一步落实,对餐饮消费的渐趋严控,一些奢侈餐饮消费便采用“躲猫猫”的方式进行。即如文件所指:大额餐费化整为零;餐费票开成非餐费;非餐费充餐费账等,以逃避监督。
看来,中央对上述变化过程和由此出现的种种新动向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充分说明了中央领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力求掌握实情。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控管措施,必然会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在落实《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中,相关职能部门如果真正管住了“餐费开成非餐费,大额分割成小额”等违法行为,公务餐饮消费管理肯定能在短期时间内较好实现阶段性控管目标。
只是,形势总在不断变化,公务餐饮消费管理同样如此,任何一种管理措施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在咱们这样一种庞大的行政系统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形从来都不缺少存在,公务餐饮消费肯定还会出现意料不到的违规新花样。然而,笔者相信,只要党中央继续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深入实际,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不失时机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我们的建设廉洁高效勤政为民行政体系的最终目标一定能实现。
前一篇:最严“禁烟令”何以出自烟草大省?
后一篇:用十条禁令对官员“正行”管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