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雾霾程度与危害到底有多严重?
(2013-12-10 13:27:59)
标签:
杂谈 |
中国雾霾程度与危害到底有多严重?
近段时间,“雾霾”成媒体热门话题。先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持续不散,后又扩大至中部长江流域,甚至在平时少见雾霾天气的长三角地区也很严重。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此次雾霾来袭,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
伴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加,空气中P M
2.5对人体危害不断加剧,更令人们的畏惧情绪与日俱增。医学专家钟南山就曾明确指出,P M
2.5的增加与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肺癌的高发、多发密切相关。有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肺癌发病率,近10年增长40%。治“霾”已成为当下国计民生的当务之急。
看了许多报道,除了越看越怕之外,也对许多相关的说法甚感模糊不清。
比如“雾霾”的形成到底因什么所引起?是工业排放废气?是汽车排放尾气?似乎说不清。笔者幼时生活在中部省份的农村,50多年前,那时乡村一没工厂,二没汽车尾气排放,可“雾霾”照样很严重。像段子说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人。”笔者在儿时与小同学走在上学的路上,常常就亲身体验到这样的情境。
再比如,说眼下“雾霾”天数创下52年来之最,似乎是最严重的时期,同样令人疑惑。创下52年来之最?那52年之前呢?依笔者的记忆,那时在乡村,“下雾”的日子多的是,像秋冬之际,只要是晴天,似乎总在“下雾”。当年的“雾霾”不能说不严重,只是缺乏记录罢了。“雾霾”究竟是越来越严重,还是呈“轻…重…”周期性循环?如果说早就很严重或呈周期性变化,那其成因究竟是什么?与工业现代化生活方式关系又几何?
还有,P M
2.5致肺癌也是模棱两可之说。现今在人群中患肺癌的比例的确很高,但,是发现的肺癌多,还是肺癌病例实际在不断增长?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当今国人的寿命越来越高,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患者因病获医学检查的机会也大幅度增多。在寿命长、检查机会多的情况下,肺癌病例越来越多是否就标志着实际患病率就越来越高?早年人的寿命短,生病也不治疗,更没条件检查,是不是就意味着早年就少有肺癌病例?这些都很难确定。
我总感觉到,现今传媒事业发达,信息传播方便快捷,社会、自然稍有异常,即迅猛传至人人皆知。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事情的本来面目,更放大了各种负面影响,离真相越来越远。像“雾霾”这种自然灾害就很典型,早年几乎没人注意,也没媒体传播,负面影响很小;而今,经媒体广泛传播,越炒越热,真假莫辩,人云亦云,以至让人们谈“雾”色变,空气越来越紧张。
窃以为,眼下的当务之急,不必要将“雾霾”天气炒得越来越“恶”,而是要拿出可靠可信的数据和科研成果,向公众解释“雾霾”天气的成因和发展趋势,证明“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和与肺癌等疾病的联系,以及国人应对“雾霾”的方法与途径,以消除公众的疑虑。
前一篇:干部“提前离岗”有弊还是有利?
后一篇:礼品回收老板怎么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