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转数字怎能“一刀切”?
(2013-11-09 10:40:33)
标签:
杂谈 |
有线电视转数字怎能“一刀切”?
昨天上午10钟,也就是三中全会召开的前一天,居住小区的有线电视信号终于被切断了。接着,看见有居民陆续下楼到院子里,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相互打听:怎么搞的?电视信号一下就没了?
其实,事情也在意料之中。但又在意料之外。年初到现在,有线电视公司一直在电视屏幕上下飞播字幕:“接上级文件精神,截止11月初,我市有线电视将整体平移到数字信号,请广大用户积极到我公司办理顺利平移相关手续。逾期给您带来不便,请予谅解。”许多人认为这是吓唬人的策略,他们未必敢真的停信号?因为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反复强调要执政为民,关注民生,努力解决好民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百姓看到看好电视就是一大民生,岂能说改就改,强迫人们去接受有线电视公司的高价消费安排?
没想有线电视公司真的是“敢做敢为”,一下子切断了所有没办理“平移”手续用户的电视信号!居民们开始都不肯相信。直到中午时分,经各方信息交流汇集,大家才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有少数居民始到有线公司交费办理“平移”手续,好尽快看到电视。更多的居民则在观望,既不想多花钱办,但又找不到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法,处于很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
人们反复算了“平移”的费用账:与以前比,收视费恐超出几倍。陡然加重的经济负担实有些让用户承受不起,至少是心理上接受不了。此前看的有线电视,月交费15元,一年180元,大约可以看到50个频道节目,对多数人而言,已是足够多的了。平移成“数字电视”后,除了增加几十个专业频道及有更多的广告节目之外,别的并没什么变化,画面质量也未见很好。最大的改变就是费用增高。首先要购机顶盒300元,然后就是年收视费涨至280元。尤其是严格限定一机一盒,用户如另在卧室、书房、客厅、娱乐室等处多接几个分机信号,就完全没有可能。想看电视方便,唯一途径就是多立户头,多购机顶盒,多交收视费。综合算起来,用户看电视的费用必大幅度增加。
“什么数字电视平移?!完全是利用科技手段,卡着用户脖子涨价!像这种情况也该搞个听证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才是呀!谁给的权力让有线公司这样胡来?政府咋就不管管呢?”居民们议论纷纷,自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笔者对此事也甚感纳闷。
有线电视转数字固然是大势所趋,但绝不应“一刀切”。像这样的电视“高消费”,有些人可能很需要,富人更是不在乎。可对不少的贫困人口而言,绝对是笔有相当压力的家庭支出。为什么不能区别不同的家庭情况,让居民们有自愿选择的机会?原有的电视信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正常传送有何不可?为什么非得要采取强制手段让那些并不富裕更不需要的用户去接受电视高消费?
至少在现阶段,有线电视的经营与服务还带有相当浓厚的政治色彩,不良的经营方式也将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人们也许会发出疑问:党和政府一再重申为民谋利,造福百姓,不断提高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而政府领导下的国企,却在变着法子加重民众负担,不断掏空百姓的生活幸福基础。这种“说”与“行”的高反差让普通百姓怎么去理解?
其实,电视数字机顶盒的推广,对国家经济发展未必有多大好处。别的不说,单就“一机一盒”的经营管理模式,就必将让众多家庭闲置出大量电视机。百姓不购或少购电视机,影响的难道不是消费“内需”?假若所有家庭都被迫接受“一户一机一盒”,国家“内需”市场损失又该有多大?
别看有线电视的“数字平移”,带来的社会影响可不能小觑,实实在在地关系着民心的向背,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注意。
前一篇:中移动何以热衷巨资订购贺卡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