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达地区盛产“光棍”说明什么?

(2013-11-05 13:43:26)
标签:

杂谈

发达地区盛产“光棍”说明什么?

有消息报道:十一月到了,令每一个单身男女苦闷的11月11日“神棍节”也快到来。近日某婚恋网站发布了《中国光棍盛产地排行榜》,评选出了中国光棍盛产的十大地区,分别为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湖北和上海。
这份榜单颇让人感觉奇怪:这十大地区基本上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靠前的地区,而排在前三位的竟然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广东第一,北京第二,江苏第三。按说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裕,婚姻家庭应该最美满最幸福才是。可事实为啥恰恰相反:经济越发达,婚姻家庭倒越支离破碎,空出如此众多忍受生活熬煎的“光棍”来?
不知“榜单”评选活动发起者所依据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是超过“婚姻法”规定年龄未婚的即算“光棍”,还是过了二十七、八岁还未婚的大龄青年算“光棍”,抑或是过了三十岁以后未婚的才称“光棍”?按我们一般的理解,应该是过了人生最佳婚嫁年龄,比如二十七、八岁仍未组合家庭的,即可戏谑为“光棍”。看报道的情况,大概就是以此为“标准”。
经济发达地区盛产“光棍”,至少可以说明了三个问题。
其一,经济越发达,结婚“门槛”越高,巨额花费难以承受。结婚“门槛”高包括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房子与车子。经济越发达房价越高,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想在这些地方独立购房成婚,谈何容易!再说,也不是人人都有“爹”可“拼”。买不起房子与车子,办不起体面的婚礼,你就暂时过不了这道“坎”。只能趁年轻苦干攒钱,积极准备,除了熬“光棍”,还能怎的?
其二,发达地区“择偶”要求高,无根无基的寒门子弟很难入围。世居发达城市的市民家庭大都有某种地区优越感,子女“择偶”多重视“同城”且门当户对。农村子弟或外乡学生进入发达地区落户就业,一般不会被“看好”,甚至被看不起,想融入当地结婚成家,一般很难。这些已进发达地区的青年人,也不大看得起“故乡”人。结果,两头耽误,成“剩女”、“剩男”几乎是无法避免。
其三,经济发达带来思想新潮,更多青年人不屑于传统观念,热衷晚婚晚育甚至独身。经济发达地区的年轻男女,更多接受到西方的某些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人生过程看得很透,视现时享受和快乐为人生最大追求,骨子里反感传统家庭观念,尽可能回避生儿育女等家庭拖累,将单身生活看作一种有限的享受。玩够玩足,然后再谈婚论嫁。在这种新潮的影响下,必然盛产男女“光棍”。
发达地区盛产“光棍”的现状,有一定的社会警示意义。除社会公平及有些陈腐观念需要政府帮助改变之外,人们的思想认识还有待转换:人生的幸福并不在物质如何富有,而在于精神的“富足”,在于持有正确的人生观,乐于对社会对家庭承担责任、积极奉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