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轻副镇长为何非要自寻绝路?

(2013-07-07 14:27:10)
标签:

杂谈

年轻副镇长为何非要自寻绝路?

 

东南网76日报道: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一名副镇长,4日上午被发现死在办公室内。

据了解,死者姓郑,1988年出生,今年25岁,龙岩市武平县人;去年通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取新罗区大池镇副镇长一职。4日上午9点多,同事发现其在办公室内上吊了,就赶紧打电话报了警。接到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确认其已经死亡。

这一消息让人备感痛心和惋惜。25岁正值人生风华正茂的年龄,人生事业刚刚开始。相比其他的同龄人,小郑镇长的人生前程似乎更见锦绣灿烂。大学毕业没几年就考上了副科级官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许用不了几年奋斗,就可能在政界步步提升,登上一个又一个让人仰慕的官位。然而,一根细细的线绳,就让这一切倾刻间成为泡影。小郑走了,留给亲人的是无尽哀痛,也让社会公众为之深深惋惜。

放着锦绣前程不走,却要去自寻绝路,小郑镇长的这一选择,究竟是为着什么?

报道披露了一些引人猜测的情况。同学小王告诉记者,平时同学和小郑一起聚会的时候,经常听到他提到工作压力很大。另有知情人也透露说,在小郑的电脑里还留有一封遗书,上面也写有“工作压力”、“被社会抛弃”等字样。

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和工作压力,让小郑不堪承受?

就报道中所披露的点滴情况,笔者以为有三种情形,可能会成为小郑镇长的死因。

一是抑郁症。抑郁症有几个突出特点:首先是遇事想不开,偏激固执,爱钻牛角尖。有些事在别人看来很正常,没什么了不起,有抑郁倾向的人则不然,认定这事不可抗拒,必将会朝恶性方向发展,并最终将自己毁灭。甚至为此惶惶不可终日。其次,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明显,稍不如意,就自寻短见。小郑是否属抑郁患者,笔者不敢断定。但其自缢行动显然有悖世情常理,或多或少与精神抑郁有些联系。

二是极度失望。一年一度的考公务员,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领导职位的招考,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实属恰如其分。一个公务员岗位,常常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报考,可见竞争状态之激烈。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青年想考进官场?还不是对官员地位、特权、待遇的热切向往。社会舆论、包括媒体宣传,对官员的生活优裕也常常给予了过度的渲染。小郑肯定也是满怀激情和希望考上的副镇长。可真正成为副镇长,始感觉与以前的希望大相径庭。副镇长并非是一呼百应的权官,倒是一左右为难的受气包;官场并非如想象的那么美好,倒是处处充斥着凶险。由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年轻人阅历短浅,势必有极个别意志薄弱难以承受者走上极端。

三是官场竞争激烈。当今的官场,尤其是基层官场,并非如“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想站稳脚跟,并成功地步步攀升,远非一个青年学生所想象的那般单纯。要成功立于基层官场,有三条不可缺少:第一,要有后台。眼下是“拼爹”的时代,没有“好爹好娘”,“进步”只是一种空想。第二,八面玲珑的手腕。在官场不“靠定”一个要人,将寸步难行。而想“靠定”要人,没有投机钻营八面玲珑的手腕,几乎是不可能。第三,要有实力。干什么事都少不了金钱,在官场立足同样如此,大把的票子能有效帮助你左右逢源心想事成。小郑镇长也许正是缺少这三条,深感在副镇长岗位上步履维艰,进退两难,因而丧失了生存奋斗的勇气。

小郑镇长之死,也给风起云涌的“考公务员热”浇了一瓢冷水。还在热切盼望进入政界的青年似乎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客观条件,如先天准备不足,切莫误入此门。

25岁年轻副镇长自缢身亡,让人痛心,更促人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