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为何说中国人生活压力最小?
(2012-10-20 20:12:05)
标签:
杂谈 |
莫言为何说中国人生活压力最小?
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看到《人民网》10月17日的一篇报道。
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中国内地上班族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大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人口庞大、社会转型、欲望膨胀,这个不折不扣的“压力之国”,亟需有人为它开出合适的药方。
与此同时,却读到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大奖莫言在几年前接受记者采访的一段话:“就我去过的国家而言,我觉得中国人的生活压力最小。他们可能没有高大的别墅,没有豪华的轿车,但是他们的心情愉快。人对于物质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关键是人的心里要知足,只要自己高兴就成。”(《莫言对话新录》第464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
这段话虽说是在几年前所讲,但因为与今日雷格斯的调查截然相反,不免引人联想,感觉疑惑:是雷格斯的调查有误,还是莫言的讲话不够实际?
笔者没到过外国,中国人的生活压力究竟是不是世界第一?我无法比较,不敢肯定。就笔者的观察体会而言,部分人的生活压力确实不小。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生活欲望越来越大,实现欲求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小,赚钱越来越不容易。第二,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攀比风气愈来愈烈,多数人心有不甘寝食难安。第三,就业、就医、就学、购房等必要生活需求门槛愈来愈高,想迈过越来越吃力。第四,权贵欺人、社会不公、世道不平的现象随时刺伤人的神经,想趋炎附势却苦于无门可钻。实事求是说,越处于大城市,越见多识广,面临的压力越大。这一点倒是与雷格斯的调查结果相符。
莫言在很多场合都说过:自己很关注社会底层,最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困苦,要为百姓而写作。看来,他的这种说法并不足信。
由莫言所言联想到现时的一些专家学者,动辄为社会之困开出药方,在政府国计民生决策上发表高论。他们往往站得很高,声音很响、影响很大,却与底层民众的生计格格不入。政府决策切不能被专家学者名人大腕所左右,否则,带给百姓的很可能不是福而是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