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襟老弟15年的苦守终于盼开云霓
(2011-11-28 13:14:40)
标签:
杂谈 |
连襟老弟15年的苦守终于盼开云霓
上个月中旬的一天,是二姨妹55岁生日。远在广东打工的二连襟两口子特地赶回老家,接亲戚们相聚,为二姨妹庆贺生日。
那天我也去了。席间,二连襟举杯站起说:“这是运芳(二姨妹)跟我后第一次过生日,能到这一天,我实在高兴!这么多年,感谢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的关心帮助,运芳才能熬过来,我们一家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团圆!”说到这里,身材高大的二连襟禁不住声音哽咽。亲戚们也都叹息不已:确实不容易啊!
庆贺二姨妹生日宴回来后的这些天,老婆几次在我面前念叨那天的情景:世刚(二连襟)真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要不是他,运芳绝对活不到今天!老婆这是肺腑之言。
15年前的一天早晨,二姨妹刚起床就一头栽倒在地上,神志不清。幸好住处离医院很近,送医及时,确诊为凶险的“脑卒中”,采取紧急治疗措施,才保住了一条命。命是救活了,可在医院整整昏睡五天后才苏醒,醒来后失语失忆,连最亲的家人都不认识,同时还半边身体瘫痪。那次住院近两个月,恢复到能让人扶着下床后出院。失语失忆有所改善,只是勉强能够辨认亲人,口舌发声仍含混不清,生活基本上无法自理。本来比较顺当的一家人,经这次突然变故,全乱了套,而且,等待他们的极有可能是绵绵无期的苦疼。
二姨妹原在乡镇粮所的粮食加工厂工作,病前已下岗三年。二连襟原在乡镇供销社工作,下岗更早。二连襟下岗后在镇上开了一个水泥店,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二姨妹病前除料理家务外,就帮丈夫守水泥店,二连襟则腾出手来到各建筑工地搞水泥推销,好多揽点生意。他们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二姨妹发病时,大儿子13岁,读六年级,小儿子10岁,读四年级。
做生意维持生计,护理半身不遂病人,家庭事务的料理,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突发的变故,让所有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二连襟身上。此前的二连襟,一门心思做生意,家务与孩子完全不用操心,这下什么事情都得亲手亲为,他的个人生活状态彻底改变。
首先要用主要精力护理病人。二姨妹病后性格变得十分烦躁,脾气很大,一点不顺意就捶胸顿足,寻死觅活。起初的几个月时间,二连襟每天半步都不敢离开,小心侍候,为她鼓劲,哄她高兴,怕她出意外。同时,经常带她到医院看医生,及时向医生咨询家庭护理要注意的事项;又遍访本市的专科医家,请教能帮助中风病人早日康复的药疗与食疗方法。
二连襟还学会了做饭。不仅做饭让全家人吃饱,更重要的是让病人吃好,合乎口味,有益于病人的恢复。多年的实际经验,二连襟简直成了半个营养师,什么食物怎么烹饪对病人康复有利?什么食物或加工方法不当会加重病情?他都如数家珍。据他说,自二姨妹病后,家里十几年没炖过鸡汤,没割过肥肉,没买过动物内脏,一切吃的都以病人需要为准。有时孩子们馋了,就给钱让他们自己到餐馆去吃。
在二姨妹病后的四年多时间,水泥店歇业,家里以前的那点积蓄,经几年的病人折腾,差不多花光。于是,在二姨妹稍稍能独立站起来时,水泥店又开了张,不过生意大不如从前。因长期停业,许多主顾都已转到其它建材经营门店,要重新恢复市场,拉到较多的顾客,谈何容易!
搞水泥生意明显是不行了。八年前,经人介绍,二连襟又出门辗转到武汉、广州等地打工。每到一地,都要将二姨妹带在身边,边打工边护理病人。在二连襟的全心照料下,二姨妹的病情逐渐好转,身体功能恢复不错,目前除思维、语言反映较迟钝外,大部分肢体功能已恢复到正常水平。但二连襟不敢有丝毫懈怠,衣食起居依然照顾周全,并且从不让她单独活动,离开自己的视线。眼下他们暂时定点在广州珠三角,单独投资搞电子元器件批发,生意做得很红火。
庆幸的是,在最艰难的时期,两个孩子的事没有让他们太操心。也许是看着妈妈病重,激励了孩子们。两个孩子在学习上一直很用功很争气,从小学到中学,成绩都是优秀,最后相继考上大学。眼下,都已大学毕业,并且各自在广州都找到工作。每逢周末,他们都要到父母那里,一是看望,二是帮忙。
如今,一家人都在广州。过的是打工生活,虽不很富裕,但其乐融融。“儿子们今后肯定要在广州落户。我呢,搞到65岁,凑钱让两个儿子在广州买房成家后,就回老家养老。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他妈一起,在故乡白头皆老!”那次生日宴会后,二连襟曾这样对我说。这是最低的愿望,也是最高的人生享受啊!二连襟的后半生一定会顺心顺意!我从心底为他们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