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政资金喂肥了多少个“任居孟”?

(2011-11-07 13:28:36)
标签:

杂谈

财政资金喂肥了多少个“任居孟”?

 

176张存款单,1194万元巨款,让他每天都睡不好觉;每当听到有贪官被判刑,他都比照自己,暗自计算自己可能被判多少年刑期;最终,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8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60万元。他,就是齐河县财政局原局长任居孟。(11.6腾讯网)

贪官任居孟的案例既寻常又不寻常,不寻常之处有三点,令人深思。

其一,任居孟于2007年从财政局长任上退休,三年后才落网,事实再次应证了一句老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贪了不义之财,就如同怀揣了一枚定时炸弹,早晚要将你炸得粉碎。这一点尤其值得现任的官员们警醒自律:在反腐倡廉问题上,任何时候都不得存有侥幸心理。

其二,凡贪官十之八九都贪婪、吝啬,善于伪装,似乎越来越成了一种规律。任居孟的贪婪、吝啬更是到了极致:为了省钱,,他能大早起来和一帮老人在超市门口排队,只为买每斤便宜一角钱的鸡蛋;他的一件贴身上衣穿了十几年,洗得都露出了洞,依然舍不得丢掉;在监所囚禁,有段时间,他甚至告诉家人从外面买些鸭蛋送来,说这里的鸭蛋要一块钱一个,比外面的贵一毛钱。可收起贿金来,10万、8万他还嫌少。极度贪婪与极度吝啬共存一身,真令人难以想象。任居孟的这番表现,应给组织上的识人用人进一步擦亮了眼睛。

其三,任居孟当财政局长11年,敛财达1100万,年均百万。长流水式的敛财,集腋成裘,不显山不露水地造就了又一个小官大贪!任居孟的贪腐手段其实很一般,就是“雁过拔毛”,凡经手下拨的财政资金,都要一笔不漏的顺手从中“揩油”。开始是别人送上门,后来发展到主动索要。

任居孟运用极简单的手段收贿,为何从没有“失手”?而且能够维持11年稳如泰山?

此案足以证明国家的财政资金在许多地方缺乏有效监管。地方或部门官员只要掌握了分配财政资金的权力,财政的钱几乎就成了官员私人的钱,想给谁就给谁,想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想给多少就给多少!上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似乎在这块“领地”统统 “失灵”!任居孟的一路畅行,其实是体制的缺陷给他大开了方便之门!

另一种情形是,“雁过拔毛”式敛财在当地司空见惯,是“潜规则”,不足为奇。掌握一级资金分配权的首先“拔”,掌握次级分配权的随后“拔”,掌握大笔资金分配权的多“拔”,掌握小笔资金分配权的少“拔”。总之,能与财政资金分配权沾边的官,上下无官不“拔”。大家都一样,彼此彼此,自然见怪不怪,谁也不愿出头去破坏这共同的财源!有这样的土壤与氛围,任居孟哪里会有“危险”?

任居孟直到退休之后才遇到“危险”!退休之前为啥无人过问?眼下在财政资金管理大大小小衙门里还潜伏着多少“任居孟”?在任的“任居孟”们如都没有“危险”,地方的财政资金可就有大“危险”啦!纳税人的钱如总由这帮蛀虫肆意吞噬,人民政府将何以取信于民?

如何有效切断“任居孟”们赖以生长的“营养”?也许,这是任居孟案留给我们待解的最重要最紧迫的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