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地方官员的官声为何相反相成?
(2011-05-27 15:45:06)
标签:
杂谈 |
一位地方官员的官声为何相反相成?
前几天听到一条马路消息,说市里一位早已离任的主官遭相关部门调查!是否诈传?尚无法证实。因为此前很早也隐约听到类似的传言,只是这次显得稍稍密集些。
接下来,又陆续听到社会各方对该官的评说。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来自不同人群的评价意见竟大相径庭。
前天听一位招商干部说:书记是好官啊!能力强,点子多,活力大,有气魄,办件事像件事。别人谈不拢的项目,书记到场就成。有部属发自内心佩服称:跟了书记三年,都“不知道书记的(理论)水平有多高,不知道书记的(饮酒)酒量有多大,不知道书记的(老板)朋友有多少”!凡有点名气的工商大老板,似乎没有与书记关系不铁的!这么有能耐的领导咋会总有人跟他过不去?
昨天下午,却又是另一番议论入耳:一个官油子!搞了三年啥事也没办,就只会吹。刚来时见面讲话,很鼓舞人,以为这官不错。后来才感觉到那纯是假象。书记不干实事,怕得罪人,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就热衷三件事:搞有影响的大活动,与有钱的老板交朋友,向上拉关系。在咱这儿算是混了几年,个人也捞了几年。只要被调查肯定有问题!
笔者对这位官员在地方执政几年的具体情形不甚了解,其为官究竟怎样,不敢妄加猜测。但就所听到的种种议论,却有些感慨。
乍一听,几种评价意见截然相反。细一想,感觉都带有浓重的个人情绪,其实所表述的意思大致相同,只是说法不同罢了。就这些简言片语,我们就基本上可以窥测到书记的为官特点:第一,书记口才很好,善于应对场面,演说有鼓动性,自然也就有能力,有活力,这是当官的重要素质。第二,书记为官很油滑,好大喜功做表面文章,不树敌不得罪人,这些往往是官场保位或升迁的诀窍。第三,书记很讲究实际效益,与老板交朋友最有价值,既能推进地方上压倒一切的招商引资工作,又能从老板身上得到个人做官难以得到的东西,可谓是一箭双雕。
总的来说,这是一位“水平”颇高的官员,官场浸淫甚深,工于当官技巧,善于营私谋利,个人生存生活质量绝对是上乘。只是,这种官员对地方、对百姓、对国家不见得是好事!他的精力都放在了个人利益得失上,肯定不可能为党的事业坚持原则惩治坏人,也不可能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担当责任,更不可能“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百姓不欢迎这样的“官油子”!百姓心目中的好官应该是:忠心为党,诚心为民,疾恶如仇,敢抓敢管,敢做敢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的仇和就是典范。遗憾的是,如今地方上这样的官太少了!相反,类似本地那位书记特点的官却是司空见惯。从这一角度看,真的如传言所说,相关部门正在调查那位书记,也许是件好事。
官场确实需要建立正确导向,绝不能让一心只为自己利益得失所谋的“官油子”仕途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