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日报》为何特别关注“锦旗哥”?

(2010-11-30 15:06:38)
标签:

杂谈

 《人民日报》为何特别关注“锦旗哥”?

 

今日浏览网闻,读到一则消息:曾在无锡新区通用医疗公司任软件工程师的湖北小伙周力状告公司不支付加班费并胁迫他辞职,他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实名举报,要求讨说法。但两年多时间,却一直得不到合理解决。为此,周力认为是劳动部门不作为,便给该部门送上一幅“不为人民服务”的锦旗。(11月30日新华网转《人民日报》)

送锦旗的方式也很特别:周力选择了无锡市新区的几条主干道路口,他轮换时间站在路口中间。对着行人展开锦旗。锦旗上写的“不为人民服务”,落款“周力敬赠”字样分外引人注目。网友惊呼他为“锦旗哥”。

真有些佩服周力,竟然想出了这么一个绝招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虽说到目前为止,事情仍未有期望的结果,但公开闹到这一步,以至受到《人民日报》的关注,无锡劳动部门肯定会面临巨大压力,往后恐不能不认真处理这件事,无论如何应该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答复。

周力的行动让我想起了十年前发生在本市某局的一件事:一位职工因不满局长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便到文具店买了一只大红灯笼,在灯笼上写着“**局暗无天日”字样。这位职工提着大红灯笼走了几条街道,又直送到局长办公室门框上挂起来。此事一时在该局上下引起不小的轰动,让局长的面子很不好过。

这两件事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指向权力不公或不作为;都是希望得到群众的声援;都是力推事情的公开求得问题的解决。而且都认定,只有采取非常引人注意的方式公之于众,才会有人过问,自己的正当权益才有可能得到维护。

透过两件事的联系,我心里忽然升起一丝隐痛:普通人保护自己的权益实在不容易啊!除非无路可走,谁愿意像“锦旗哥”顶着寒风,站在路中,迎着路人好奇、探究、甚或鄙夷的目光?谁情愿像那位职工提着灯笼、引人围观,甚或还得经受旁人的冷嘲热讽?与其说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如说他们是在可怜地乞求:乞求社会、乞求公众为他们伸张正义!

然而,相比更多的普通民众,他们无疑又是强者!起码他们不甘于太受委屈,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向公众求助!可在我们周围,不知还有多少善良平民,只是习惯于逆来顺受,习惯于被“官衙”冷漠,习惯于看“官员”脸色,习惯于在“官员”面前哀求怜悯,习惯于在官府办事用钱疏通!即便受到再大的不公对待,最好的选择往往就是默默忍受!

面对“锦旗哥”,公务人员实在该反思、警醒:纳税人用血汗供养着我们,我们第一位的职责就该是忠心耿耿为他们服好务!心中时刻装着衣食父母,不讲条件,不带偏见,不贪功利,恪尽职守,全心全意、积极主动为民众解难排忧。即便一时被误解,也应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给百姓一个明白清楚。政府部门任何时候都应以保护公民权益为已任,视社会公信力为生命;我们要以自己的忠诚可靠,诚信为民、热情服务,取信于人,努力创建公平和谐社会,既要避免民众有冤投诉无门而出现“锦旗哥”,更要让众多平民百姓不再习惯于忍受不平不公!如此也应该是《人民日报》破例关注小小“锦旗哥”的初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