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建筑老板能“坚守秘密”竟成超级“品牌”!
(2009-08-08 17:38:03)
标签:
杂谈 |
房产建筑老板能“坚守秘密”竟成超级“品牌”!
上午与朋友到滨河公园一游,看到旁边的一座20多层高的商住大楼拔地而起。更撩人眼睛的是大楼上半部悬挂着一幅超大广告牌。广告牌上画着两位大半身站立着的“巨人”肖像正兴致勃勃地向行人招手,一为本市最大的房地产商李老板,一为外地到本市开超市的蔡老板。画幅下方写着一行大字:热烈庆祝**仓储加盟本项目!李总、蔡总强强联合,携手共建本市商住航母!
“好大气魄!想不到20年前李老板仅是一油匠小混混,靠做些家装活谋生,现竟能成就这样的大气候,眨眼变为本市首屈一指的巨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着。
看到这一场景,朋友也感慨地说:“市区南边也有一大片商品房是李老板开发的,号称‘李半城’!据有人测算,李老板现在的资产最低在两个亿以上!”
“你可知道这李老板发家靠的是什么?”朋友颇有兴致地问我。
因都居住在同一城区,对李老板这样的“名人”,也道听途说知道他的一些传闻。但他究竟有何经商才能?靠什么机遇暴发?我确不大清楚。朋友曾多年在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也曾查处过多起房地产建筑等方面的贿赂案件,对本市建筑工头情况底细了解较多。于是,他向我说起了这位李老板的发财“秘诀”。
90年代初,李老板还是一名小打小闹的家装油漆工。看到不少的建筑工头发了财,他便也试着扯起一支队伍进入建筑行业。刚开始搞些民房改建,后慢慢地有了经验和关系,即开始承接单位的办公用房和宿舍楼,也完成了几个单位的工程。
建筑这一行,最难的就是接工程,接到工程签了合同就表明你的钱赚上了身。正因如此,建筑市场竞争也激烈,没有与单位领导人的深厚关系,想搞工程比登天还难!而关系的建立说白了就是送“红包”给“好处费”。这已是公开的秘密!那时“工程招标”尚未推行,再大的工程也就是单位负责人的一句话即成。
当年反腐败力度也大。由于那时检查机关执法很不规范,办案不讲程序,检查人员常常脑袋一热便能随便抓建筑工头审问,并且使用刑讯手段,逼工头供出行贿行为。几乎所有的建筑工头都到检察院过“过堂”,凡建过房的单位负责人大多受到牵连。独有这李老板虽说也进过检察院,但表现得异常“坚强”,无论怎么刑讯折磨,无论在号子里关多长时间,他的供词就是一句话:“我是清白的,没有向任何人行过贿!”检查机关虽说人人心知肚明,但就是毫无治服之法。
几进几出,倒让李老板名声大噪,社会上纷纷传颂他“讲义气”、“对朋友忠诚”、“不害人”云云。如此,这就成了李老板的超级“品牌”和广告。再后,他的工程一个接一个,自己干不了还转包给别人,甚至连检查机关的办公大楼都由他承建。凭什么?就凭两个字,大家“信赖”他!就这样一路走过来,后又圈地搞开发,直至成就了今天本市的房产巨头!
听了朋友的介绍,我总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可又不得不承认这发生在身边的“幽默故事”的真实与确切!
联想到近日网上热议的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坚守自己不行贿”的一番宏论,我不知是相信还是不相信!也许王石董事长现在可以不行贿,因为他的集团已成为行业老大,已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万科的创业时期呢?也许王石董事长与本市的李老板一样,是在打造自己的超级“品牌”呢!?这事谁也说不准!只有王石自己心中最清楚!
不过网民倒是真诚企盼那种“不行贿”的公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