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省发党校学员“禁令”这一剑砍得准
(2009-04-28 14:50:44)
标签:
杂谈 |
鄂省发党校学员“禁令”这一剑砍得准
近日,湖北省委党校与所有学员都签订了廉洁自律承诺书,要求学员严格做到“六不”:即不私驾公车,不留公车驻校,不参加“带彩”的娱乐活动,不用公款宴请,不接受贵重礼品、礼金,不接待“礼节性”来访。4月21日,中共湖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联合制定了《关于党员干部在党校培训学习期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暂行规定》,将这些承诺,一一作了制度性的要求。(新华网4月27 日)
湖北的这一剑砍得准!既强化了干部培训的学习纪律,确保学习效果;又净化了学习风气,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搭建起了一道腐败的防护墙,让干部拒腐防变受到廉政教育。
近些年的事实证明,党校培训学习一直是官员腐败的高发时期。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段时间往往是干部疏于防守最易被腐败攻入的危险期。
其一,时间固定。干部固定时间学习,给有求于“权”的人送钱送物拉关系搞钱权交易提供了有利时机。
其二,理由充分。一般人很难拒绝“礼节性”探访,在“人情礼意”的掩饰下,在推杯换盏的情绪中,干部极容易被“礼金、礼品”所俘获。
其三,机会难得。平时很难接近重权在握的干部,在酒宴上可能相对的“平易近人”,这就给抱有各种目的下属以可趁之机,权钱交易多由此发生。
大贪官马向东的不少贿款即是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所完成的交易,他的赌博犯罪更是在学习期间频频发生。安徽定远县原县委书记陈兆丰,在中央党校学习两个月就收受贿赂8万元。如此,有人戏称“党校培训渐渐成了贪官的摇篮”!
从制度上作出“禁止”规定,让干部在学习期间,在条件、机会“具备”的情况下能够自警自律,不敢违纪,不能浪费,不收贿礼,这无疑是堵住了腐败现象产生的源头之一。
参加党校培训学习的经历与风气,一般会在干部心中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从而影响官员以后的为官与做人。因为培训学习,让各地各部门干部有了在一起集中相互了解的机会,自然还会产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良好的校风校纪、身正廉洁的学友榜样,比能力、比水平的竞争气氛,将对干部以积极的影响。反之,自由散漫的校风校纪,学员以铺张浪费为荣,以吃喝玩乐为求,以探访人多为喜,甚至攀比收受礼品,这种恶劣的学习生活氛围,必将刺激干部不正当的欲求,进而污染全社会风气。
对党校学员实施严格管理,让干部接受廉洁从政积极进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抑制腐化享乐、铺张浪费等不正当欲求的滋生,不仅有益于干部个人的进步,更有益于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湖北在党校学员管理上开了一个好头。但愿这一举措能够真正严格执行不走过场,持久坚持不断完善。也但愿有更多的党校学习这一经验,让全国的党校教育不仅在培养干部中发挥作用,更要在反腐倡廉上树立榜样当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