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委书记“不务正业”有何用?

(2009-04-05 18:38:15)
标签:

杂谈

纪委书记“不务正业”有何用?

 

一位在市纪委中层任职的同志告诉我,现在基层县市纪委书记很少在纪委上班,大多按照县(市)常委的统一安排,另分管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工作,诸如农业、城建、招商、政法等,主要时间主要精力都用到在了分管工作上,纪检主业倒成了附加或附带。这位同志抱怨,我这里一把手书记分管农业,总在乡镇面上跑,有事汇报连人都找不到;机关日常工作由副书记主持,反腐倡廉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很难有什么作为和效果。

纪委书记短时间协助搞好某项中心工作亦无不可,但长期不在主岗不务正业,却是利少弊多,对于基层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是极大的不利和削弱。

纪检监察部门是反腐败斗争的主力。纪检工作是一项党和政府要求高、人民群众期望值大、自身业务性强的重要工作。纪委书记应当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以及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工作精神,才能够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尤其是在当前举国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党和政府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更需要纪检干部特别是纪委书记拿出全部精力,研究新形势分析新问题查处新腐败,兢兢业业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当好国家经济和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务正业的结果必然是“主业”荒废,得过且过,不可能很好履行党和人民的职责。

纪委书记具体参与经济建设工作,从权力约束的角度上讲,也会失去对这一部分经济建设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使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形同虚设。同时,让裁判员去当运动员,让管理者去做经营者,失去监督的权力很难保证不发生滥用,不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湖南郴州的曾锦城就是直接插手矿山管理,大肆收受贿赂而成为大贪官,教训是深刻的。这种权力错位情形,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失信于民,人民群众信不过党的纪检监察机关,信不过党对反腐败斗争的坚定承诺,使党和政府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有些地方领导在推进某一项比较难办的工作时,往往就将纪检监察部门推向一线,让纪委书记挂帅主管,利用纪委的特殊权力吓唬不听招呼的干部。这其实是将纪委推向了一种很尴尬的境地,让干部反感、群众生疑。这不是在强化纪委工作,而是在滥用纪检监察权力,不是在支持反腐败斗争,而是在“异化”监督检查职能!某市在全面铺开城市绿化工作上,竟让纪委出面挨个单位为某一企业承揽绿化工程,实行过程中造成很不好的社会影响。这样 “异化”的情况多了,干部群众对纪检机关及反腐败斗争必然丧失信心。

让纪委书记不务正业,究其实是某些党委领导不重视不支持纪检监察工作的表现,这些领导同志往往讲反腐败态度坚决,落实起来却是敷衍塞责,做好人不得罪人,为自己留下好人缘。这实质上是对党的事业缺乏忠诚和责任心。要真正搞好反腐倡廉,首先必须要纪委书记专谋“正业”,全心全意真抓实干,忠于职守敢于斗争,才可能“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