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从下水门进入潮州古城,逛完开元寺、牌坊街后,从广济门城楼边走上古城墙,最后从广济门城楼下门洞出城,城楼的马路正对面就是广济桥。
广济门城楼沿线保存了相当长的一段古城墙, 青砖砌成的高大城墙宛然静卧在韩江岸边, 历经修缮,
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威武雄姿。我从广济门城楼内侧沿台阶登上城墙顶部,这里不收门票。走在古城墙上,可以观赏各城楼的建筑、城垛,还可以从高处观望城外的沿江景观:城墙外是滨江长廊,它南起韩江大桥,北至北关引韩管理处,东岸还有韩文公祠、宋窑遗址和凤凰古塔等景点,两岸名胜古迹众多。从城墙上俯瞰滨江长廊,满目绿色,郁郁葱葱。这里绿化品种繁多,古榕、木棉树树木参天,绿叶茂盛,环境幽雅,是旅游、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潮州古城墙至宋代时已成规模,由于朝代的更迭,战火的破坏,元末明初已是破烂不堪。明洪武(1379年)又全面修建古城墙。据史料记载,潮州古城墙先后经历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修建过程,从这些过程中,也足以窥视潮州璀璨历史文化的一斑。随着历史的变迁,潮州城的南、西、北三面城墙均因城市建设的需要而拆除,现仅存东面临韩江的古城墙,北起金山南至南门,全长2132米,保存城门四座,即上水门、竹木门、广济门、下水门,并建有城楼,其中尤以广济门城楼最为壮丽。
广济门城楼位于东城墙中段,俗称东门楼,是古城最大的城楼。始建于明洪武,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城楼其实是民国时期重修的。楼高三层,红墙碧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观而又别具特色。楼上旧有对联:“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登楼眺望,韩江水涨,江面开阔,长桥卧波,烟波浩渺,笔峰如画,行船如梭,景致十分美丽。
位于东门楼内侧还有一座天后宫,始建于元代,是供奉妈祖的地方。它是潮汕地区最有历史价值的天后宫,明、清两代每年州府都组织官方大型祀拜活动。潮州古城墙既有军事作用,也有防洪作用。2001年,潮州市投入2亿多元、搬迁5000多户居民,修复了古城墙,并与兴修水利、防洪工程相结合,使恢复风貌后的古城墙同时也发挥了防洪的作用。
潮州古城墙是著名的潮州美景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最长久的古城墙之一。在经历了风雨沧桑与战争炮火的洗礼后,潮州古城墙依然巍峨屹立,默默地记述着潮州城的变化与进步。站在城墙上,抚摸着古城墙壁苍老的条纹,就像在阅读着这几千年来的潮州历史。作为潮州城最为醒目的标志,古城墙既是粗犷的城防建筑,也是记载古城历史的一本大书。古城墙、古城楼在现代得以修复,让潮州古城又重现了迷人的风韵,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