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太白书堂,又名“太白书舍”,俗称“太白读书处”,此乃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九华山居所的遗迹。我们有幸不需花太大力气,在九华街的显要地方就找到了,而且还路过了两三次。 李白在唐天宝八年(公元七四九年)至至德元年(七五六年)间,应好友秋浦(今贵池)县令崔钦之邀,曾“五游秋浦”;同时又应青阳县令韦仲堪之邀,曾“三上九华”。李白作《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李白九华之行,并为山题诗改名,使九华山名播天下。畅游九华期间,诗仙太白择东崖西麓、天池之北筑书舍,于此处读书会友。唐、宋时书舍为茅屋三间,南宋嘉熙初(1237)乡贤集资复建。现在,九华街尚存的“太白书堂”与太白手植银杏树、太白井、太白洗砚池、太白手书“金沙泉”题刻等,组成九华山李白胜迹群,是九华山上的一个重要的景观,成为进山游人前来瞻仰李白遗迹的地方。
位于九华街芙蓉桥畔的太白书堂,始建于南宋,后屡毁屡建,几易其址,历经兴废。明代王守仁(阳明先生)诗云:“千古豪人去,空山尚有祠”,“回首苍茫外,青山感慨中”。昔日破败的书舍使阳明先生发出了无限的感慨。1925年姜孝维所著《九华指南》一书,登有“太白书堂”照片,平瓦房3间,西向,前有砖坊。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1988~1990年,九华山管理处在书堂旧址银杏树北重建书堂。l991年9月1日,新“太白书堂”落成。 重建的太白书堂占地1800平方米,主楼为两层仿徽派建筑,木质构架,宏伟典雅,古色古香。侧房十余间,长廊回绕,民居风格。书堂内设古董商店,有高档文房四宝、名人书画出售;另有钓鱼台、太白酒肆等。院中两棵千年古银杏,干挺枝繁,传为李白所植。树下有一口岩石砌的方形古井——太白井,四季不涸,清凉明净。如今书堂,内外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烈;茶歌四起,文墨飘香,成为九华山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九华山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九华山太白书堂觅仙踪(黄胖HP拍摄)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