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2008-11-15 17:06:51)
标签:

旅游

分类: 驴友日记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从黄崖关长城下来,用完午餐便紧赶慢赶地赶回了北京,目的有二:一是还有两个购物点没完成,而且是非去不可的,先是同仁堂,后是北京特产店;二是回到专列,准备打点回府。作为行程中最后的购物环节,团员们可是经验满满,让导游和旅游车司机叫苦不迭,最后在北京西站门口以停车不让游客下车来向接待旅行社施压,谈判结果如何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被“扣押”一、二十分钟后就被放人了,大家急匆匆地忙着进站,啥也不去想它了。其实,从京城的东北边回京城西边的火车西站,大家希望能车行天安门、路过国家大剧院,让大家坐在车上看一眼天安门和大剧院,这本来也属于合理要求,不算过份吧!但因购物点没去,其余自然一切都免谈了。至于此次旅游两进两出北京,只住一晚,吃四餐,住与吃的条件与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应列入全行程的最差之列了。
    虽说在北京逗留的时间不多,但北京还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留恋。如我们所参观过的首博、鸟巢、水立方,就让我印象深刻。虽说只是坐在车上,走马观花般地来来回回穿行北京,但在我们眼前掠过的影子,仍旧感觉良好。这就是我想写一、二帖《北京掠影》的原因吧!因为在首尔时,韩国导游总说首尔无法与北京比,看看眼前的新北京,也确实言之有理。
    北京的高楼
    坐车走马观花所能目睹到的第一物体就是高楼大厦。北京的高楼处处都是,城市长高的速度也绝对是世界第一。六十年代的老北京饭店在那时就是高楼,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长安街上的电报大楼、民族文化宫、广播大厦和军事博物馆拔地而起,成为当时的高楼大厦的代表。可现在这些曾经辉煌壮丽一时的大楼、大建筑物都淹没在附近的高楼大厦之中了。七十年代修建前三门大街时,基本上是12到15层的高楼;后来修建亚运村发展为15到20层;再后来,高层建筑遍地开花,东西南北到处都是,20层、30层、40层……。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的高楼大厦


    北京的大建筑
    大建筑不仅是建筑,而且是城市精神的表情。北京作为首都,其实一直是大建筑的试验田,故宫、圆明园在当年看来一定是匪夷所思的;五十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在当时看来,也是足够标新立异了,其令人惊讶的程度并不小于现在的“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今天,奥运后的北京又一次用建筑给我们带来了惊喜。正如我们去参观鸟巢、水立方时,争先恐后地用不太好的相机,把这北京新景留在自己照片中,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一样。五十年代的那十大建筑是当年中国直向现代化的名片,而现在的“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等就更加彰显我们中国的强大国力了。北京似乎天天在变,大建筑的名单不断被刷新,先前的大建筑不断地被超越,渐渐埋没在林立的楼群中了,新的大建筑又从楼群中脱颖而出,暂时享受着众人的关注。这就是北京的大建筑,北京的名片;这就是首都北京掠影中最让我难忘的一幕。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的大建筑——西客站、鸟巢、水立方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掠影——高楼与大建筑

                 北京大建筑——国家大剧院(下载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