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的好过,人的寿命是越来越长了。有句“七十岁小弟弟,八十岁不稀奇,九十岁不弯腰,一百岁笑嘻嘻”,说的就是长寿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们这次“夕阳红”旅行团的团员里,年青者五、六十,年长者七、八十;身段矫健、手脚利落的八十多岁的“爷爷们”、“奶奶们”大有人在;同是老年人,望着他(她)们,大家佩服不已、啧啧称赞。长寿毕竟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在黄崖关长城的关城里,我们参观了一个名叫“长寿园”的景点。这个占地三千平方米的园区里,以“寿”字为主题,以颂扬长寿,尊老敬老为内涵,把中国优秀的建筑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园林艺术融于一体,是一个高品位的人文景观。在这里通过你走“长寿路”、过“长寿桥”、观“长寿山”、游“长寿廊”、赏“长寿字”,可识长寿之趣,可享长寿之乐,使你仿佛成了一个年代久远的“仙翁”,超然之感,油然而生。




黄崖关“长寿园”
值得一提的是,整座园里,里里外外是形态各异的寿字,“寿”构成了园内的主题。院子中央用“寿”字做桥,过桥可拜见我国唐代长寿祖先彭祖的石雕像,石像的身后为寿字廊,廊上雕梁画栋,廊下“寿”字排列,“寿”字廊两侧为“寿”字墙,园中“寿”字总量近两万个,不同写法超过一万种,故此,人们又称之为万寿园。
长寿园是中华文化的宝库,“寿”字大观园。当人们倘佯在这大大小小的“寿”字之中的时候,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千奇百怪的“寿”字无时无刻不在闪烁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智慧,精心的雕琢凝结着现代人的才华与心血。同行的老人们参观长寿园,个个都表现得兴趣和兴奋,或驻足于“寿”字廊、“寿”字桥,或在“寿”字傍留影、或在彭祖像前思索。也许人到老年,才对“寿”字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清醒的认识:自己于生命的尽头已不遥远,年轻时的阳刚,中年时的练达,历经的挫折与成就,都时过境迁,化为云烟而不复存在,未来岁月只有争取健康长寿,才能尽享人生之美好,展现晚年之魅力。“寿”字经必须天天念、月月念、年年念,道理正在于此。

“寿”字桥

唐代长寿祖先彭祖的石雕像


形态各异的“寿”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