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小非问题仍没有找到解决路径

(2008-04-20 23:45:01)
标签:

股市已积弱过久

政策需方向转变

大小非压力沉重

解决需治本之道

    4月20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困扰中国股市的大小非转让问题做出了技术性调整。这个文件的公布,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一,中国股市的不正常暴跌终于开始引起管理层的关注并开始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第二,管理层终于开始认识到大小非的集中解禁与大规模解禁已经改变了市场预期并且成为这一轮股市暴跌的最主要根源,这表明管理层与市场的共识在增加;第三,指导意见首次规定控股股东在公司年报或半年报公布之前30日内不能转让解禁股,这也是一个重要进步。

    但综观指导意见全文,我们看到,对困扰中国股市的大小非问题仍然没有提出带有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或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大小非问题的关键,是解禁股在未来三年中的集中解禁和大规模解禁,进而导致中国股市供求关系的逆转、中国股市估值体系的崩溃和中国股市发展预期的紊乱。要从根本上改变市场预期,就必须找到根本性的办法并提出有效性的路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量和价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

    从量的角度来说,必须大规模地减少大小非在未来一个时期中的减持数量,可供选择的思路是把占大小非45%左右的国有股份推迟5—10年解禁,进而给市场一个喘息的机会。如果国有股不推迟减持,那么随着股市的暴跌,国有股实际上也根本无法减持或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减持;而推迟国有股的减持时间可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这样做不仅利民而且利国。在这同时,还必须尽快推出鼓励大小非推迟减持的各种措施,并且把大非的减持与再融资等挂起钩来,以达到舒缓市场压力的目的。  

    从价的方面来看,大小非的持股成本过于低廉,无论在什么价格减持都获利甚至是巨额盈利,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股市的估值体系,使得市场调整与下跌的所有技术性指标都归于失效,进而导致恐慌情绪的不断蔓延与扩散。因此,就很有必要通过税收制度对大小非的解禁进行调整,对推迟减持的大小非在税率上进行鼓励,对持有大小非超过一定年限的减少税收甚至免税,对减持过快和过于集中的课以重税。

    如果能够这样从量与价两个方面来考虑大小非问题的解决思路,那就会对市场构成利好甚至重大利好;如果只是从技术上来考虑对现行政策进行修补,那就没有抓住解决问题的要害,甚至会阻延进一步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对策,这就可能对市场的发展构成长期利空。

    应当看到,一个月内股东转让解禁股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额1%的就要到大宗交易市场交易,这个政策本身就有很多漏洞可钻。如果每个股东每个月减持解禁股的数量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0.9999%,那就可以有效地规避政策规定,这就只不过舒缓了每一个股东的当月减持数量和比例,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整个市场的持续扩容与无限扩容过程就没有得到丝毫改变。在市场预期已经变坏的情况下,大宗交易市场肯定已无人涉足或很少有人问津,这就会导致大小非的持股者会想方设法规避解禁股的减持政策。由于大宗交易市场的供给量骤增甚至猛增,因而大宗交易市场就会出现空前的供求失衡,供求失衡的结果就或者是大小非在大宗交易市场根本卖不出而只能在竞价市场上想办法,或者是大宗交易市场上股票价格的逐级走低,而在每天盘后大宗交易市场的交易结果又会在第二天的竞价市场上反映出来,其结果就很可能是大宗交易市场与竞价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恶性循环,搞得不好就会同时拖垮这两个市场。还必须看到,大宗交易市场上成交的股票马上就可以在竞价市场上交易,这中间不过是多了一道转让程序或手续而已,丝毫也没有改变整个市场的股票供应数量。如果转让方找特定对象在大宗交易市场接盘然后又在竞价市场卖出,那就可以有效规避政策的规范与监督,使得政策的结果与其初衷发生背离。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股市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对大小非的解禁问题做出带有原则性与方向性的调整和改变,仅仅从技术方面进行调整,就很难给积弱已久、积弱已深的中国股市带来转机和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