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蟑螂之家】

(2015-10-10 00:00:05)
       别墅共三层,一层为客厅和厨房,间成南北两大间,分属两个正方形的小院子。我朝北,无窗;如果敞开盥洗间的拉门,小窗也成了窗,并与敞开的北门,形成了光影参差的比衬关系。
       隔壁住了小两口。记得来看房的那天,她敞着门,穿得很少,头对着门(床东西向,我的也如此,并靠近隔壁),撅着两腿,趴在床上听手机音乐。也说不上音乐,大致呜哩哇啦的声响。
       搬进来时,那敞开的门里,站着一个抽烟的小伙,大概为她“老公”了。院子里多了一辆电动车,从此姑且以“电动车一家”来称呼他们了。
       正式入住那天,一只小狗从他们的厨房门钻了出来,很胆怯地贴着墙,见到我后,瑟瑟地缩了回去。从此我知道,只要厨房门开着,他们屋子里大致有人。似乎没双休,也不歇礼拜,唯周三这天,他们好像都在。
       小黑狗,四只蹄子和口鼻有一截黄色。
        电动车钥匙拧转,我知道他们回来了,接着女的开始“宝贝”,大概与小狗亲热了。而后则“滚”,从此再无声息了。十二点以后,他们开始闹腾,女的叫唤了几声,男的大概抽身,开门深呼吸,接着电动车警报器响两声,大概检查一下安保措施,然后关门,不久一阵窃窃私语,继而鼾声连篇。
        小狗在哪里呢?难道厨房?既然厨房,那为何叫它“滚”,它真“滚”了并跟我一样躺在隔壁处、睁着眼侧耳倾听?要么蔽林间窥之?抑或近距离侍寝?
        当然,它还是儿童,没我这样敏感而迟钝,也就是说,它这一年龄段的感知系统,似乎处于吃饱了不饿的境地吧。偶尔看见它好像忘了躲进厨房,在门外街上,被邻家的小白狗撵着绕车子转悠,见我到了,骤然壮胆了许多,并以我为轴心,绕转了一圈,算是摆脱那白色的威胁了。
        想动动它,唤唤它,又觉得徒劳,既然不想跟任何一个他们认识,自然也不想与其宠物发生交集,甚至“老公”扔在自己房门口的烟蒂,偶尔被鞋底粘到门前,也赶紧剥落,并完璧归赵。
        ——你无法确定烟蒂是否代表了某种试探或防备,否则他为何要将它们直接丢在每个进出其中的住户所必经的房门口与楼梯口的中间地带呢?再者,除了烟蒂外,塑料袋和碎叶也不少,并大都保持原状,好像经过它们的人都踮着脚,如同踩过雷区一般的机敏和捷达。

       我没失眠症,唯一的焦虑是舍不得入睡,却又为早晨从中午开始而感觉惋惜。看不到日出,晒不到阳光,倒又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自省规律。这也意味着我骨子里有那份悲天悯人、感怀忧物的田园情结,——的确,我热爱庄稼,并诅咒旱涝不均。
       晚上十点左右,电动车回来了,等“宝贝”响起且门关上,而厨房敞开之后,我开始一天的漫游了。能去的地方有限,大致走出街区,继而从地铁1号口走到3号口,再从3号口转弯,步入广场舞空间,往前走一段,折返头顺大小饭馆的厨房间所朝向的那段楼后街区走回。
      各种各样的厨房,各种各样的厨师和服务员,一样的是摆设,地面,垃圾桶,板凳,炒菜声,灯光,甚至拴在树上的狗。我很少吃他们的东西,就像一个对粪便极为挑剔的蜣螂。
        
      它直接从电脑盖子后面爬出来了,翘着两条灵活的触须,肉桂色的样子。
      斜眼又看到一只黑色的,在灯光下犹豫了一会,趁我还没起来,没入了门缝那条看不见的缝隙。
      有一只从书箱底下出来的,横跨一米半的灯光鸿沟后,钻到了床底下。
      那只倒霉的钻进风扇底座,被我一下子撞碎。暴尸三日后,又灰烬一样杳无踪迹了。
  
      时间的孑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