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靖与万历:美学】

(2015-06-13 14:04:23)
标签:

嘉靖

万历

美学研究

瓷器

明嘉靖和万历的青花五彩瓷五品鉴赏(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3日 14:10 《收藏》杂志

  北京  邵玉兰

  青花五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彩绘瓷品种之一,由宋金红绿彩瓷发展而来。青花五彩为宣德时期创烧,嘉靖、万历时期盛行,到清康熙时期,五彩瓷器的烧造达到顶峰。青花五彩是在已高温烧成的青花瓷器上,用釉下青花与多种金属为着色剂的釉上彩料绘制图案花纹,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青花只作为图案纹饰的一部分,五彩为多彩之一。

  最早的明宣德青花五彩瓷器收藏于西藏萨迦寺,共3件。两件为宣德青花五彩云龙鸳鸯莲花藏文碗,另一件为宣德青花五彩鸳鸯卧莲纹高足杯,当为珍品。在杯身外口沿上,青花绘一周龙纹,下腹部五彩绘鸳鸯卧莲图,杯内口沿青花绘一周藏文,为吉祥之意。这是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西藏地区烧制的瓷器。江西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一件宣德款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盘,青花绘龙纹、梵文,用红、绿、黄、赭等色绘鸳鸯莲池,也是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西藏烧造的器物。

  嘉靖、万历时期,青花五彩瓷烧造盛行。五彩器多以红、绿、黄三色为主,以紫、赭色为辅,以釉下青花代替蓝彩,色彩艳丽,图案花纹布满器身,纹饰繁茂,画笔灵活随意,色彩以浓红艳绿取胜。其造型丰富,有瓶、觚、罐、壶、葫芦瓶、壁瓶、鱼缸、钵、酒器、盖盒、插屏、香炉、绣墩、灯台、棋盘、棋罐、花盆、脸盆、碗、盘、碟、杯以及笔架、印盒、砚台、笔管、砚滴、笔洗、笔盒等文具。

  嘉靖、万历五彩瓷器纹饰多样,绘画多是正面花卉,画面无阴阳、反侧、凹凸之分。人物面部多用青花勾画轮廓线,其他轮廓线多用红、黑、赭或青花勾画。用笔老练刚劲,构图饱满,纹饰之间相互呼应,充满动感。常见纹饰包括龙凤、瑞兽、人物、八宝、八仙、舞狮、鸾凤、飞龙、三星、鱼藻、团龙、团凤、灵芝、楼台、石榴、虫草、经文、楼台、百寿、八卦、云雀和山水人物、仙人渡海、仙鹤凤凰、龙凤穿花、八方进宝、八仙过海、折枝花卉、岁寒三友、五鬼闹判等主题纹饰。

  万历时期青花五彩器的制作达到高峰,烧造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堪称空前绝后。从万历开始,青花五彩瓷器在日本备受青睐。现在,古董市场出现了大量五彩瓷赝品,也有一些日本仿品流入中国,多仿小件器皿,几可乱真。

  清代从顺治时期就开始烧造青花五彩器,到清康熙时期,五彩瓷的烧造达到顶峰。由于采用创新的釉上蓝彩代替青花,并使用墨彩等彩绘,使五彩瓷更加绚丽缤纷,独具艺术魅力。康熙时期青花五彩虽比釉上五彩烧造数量少,但制作水平很高。由于康熙青花青翠明亮,并运用“分水皴”技法,在表现山水、花鸟、人物等局部纹饰上非常适合,再加绘红、绿、黄、黑、赭等色,使画面绚丽多姿,华美亮丽。主要造型有凤尾尊、大瓶、盖罐、盖碗、盘、碗、杯、套盒、印泥盒、香炉、花盆、筒瓶等,纹饰有龙凤、雉鸡牡丹、洞石花鸟、十二月花卉、仕女、迎喜、博古等。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一套12件),为其精美之作。

  本文图片所展示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批嘉靖、万历时期青花五彩瓷。

  图注

  11-01 明嘉靖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

明嘉靖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明嘉靖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

  通高46厘米。盖为天盖地式,宝珠形钮。通体以青花、枣红、娇绿、蜜黄等釉彩合谐搭配五彩鱼藻图,展现出鱼水相融的自然风景,显得生机勃勃。器辅以变形覆莲瓣纹、蕉叶纹、璎珞纹、八宝纹等装饰,外底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罐1955年于北京东郊出土,形体硕大,构图饱满,画法古拙,色彩明艳,富丽堂皇,为嘉靖五彩瓷中难得的精品。

  嘉靖五彩瓷素负盛名,有“百件万历彩,不及一件嘉靖彩”的美誉。嘉靖五彩大件器物较多,有缸、罐、盘、花盆等。罐又有方形、圆形等式样。彩绘以色彩绚烂陆离、画意活泼自然取胜。《佩文斋书画谱》载明代嘉靖官窑花彩有50余种之多,其彩画之诡奇,绘事之伟丽,几于不可方物。

  11-02 明万历五彩瑞兽纹葵瓣式觚

明嘉靖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明嘉靖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

  高36.5厘米。器呈八葵瓣式,口沿下双长方框内青花横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通体绘青花五彩纹饰。

  五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彩瓷品种之一,陈浏《陶雅》记有“五彩能力最大,纵横变化,层出而未有穷也”。万历五彩瓷造型新颖别致,纹饰缜密,绘制精湛,施彩艳丽,尽展万历瓷器“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务极华丽”的艺术风格。花觚是万历时期的典型器物之一,造型多样,有圆形、葵瓣式、四方、六方、出戟等式,装饰纹样有花鸟、穿花龙、云龙、花篮等。

  11-03 明万历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

明万历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明万历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

  高42.8厘米。通体绘青花五彩纹饰,口沿绘忍冬纹并青花横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

  蒜头瓶是秦汉时期典型的陶器造型,瓷质蒜头瓶明清时期流行,明万历时期烧造较多,有青花、五彩、蓝釉、酱釉等品种。彩瓷装饰纹样有人物、龙凤、瑞兽、荷塘鸳鸯、花卉草虫、璎珞纹等。陈浏《陶雅》评价万历彩瓷记有“万历彩画自不如成化之工,要其颜色深厚,画笔雄健,亦迥非后世所及”。

  11-04 明万历五彩仙人渡海图碗

明万历五彩仙人渡海图碗明万历五彩仙人渡海图碗
明万历五彩仙人渡海图碗明万历五彩仙人渡海图碗

  口径15.5厘米。通体以青花五彩为饰,内心绘正面龙纹,外壁绘仙人渡海图,描绘出一幅天外仙境。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此碗为万历五彩瓷代表作,胎体轻薄,画面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红黄绿诸色纯正,对比强烈,加之浓艳的青花相托,更显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11-05 明万历五彩张天师剑斩五毒图盘

明万历五彩张天师剑斩五毒图盘明万历五彩张天师剑斩五毒图盘

  口径16厘米。通体绘青花五彩纹,盘心绘张天师驱五毒图。五毒有蟾蜍、蝎子、蛇、蜈蚣、壁虎,辅以松树、花草、山石纹等。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有关张天师的传说可追溯到宋代。张天师即张道陵,西汉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实际创立者。随着道教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作为道教祖师爷的张道陵也逐渐被神化,奉为降妖伏魔、辟邪驱凶的神明。

古陶瓷鉴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鉴定工作者凭实践中获得的鉴别能力,吸取前辈经验,参考文献与图像来进行鉴定的传统方法;另一种是科技工作者运用分析、化验、测示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鉴定的方法。[3]
传统经验鉴定作为一门科学,通过采用排比类推、标型学、考证学等方法,找出被鉴器物在器形、釉色、纹饰、款识等方面,与“标准器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推论出被鉴器物的真赝。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快捷、方便,能够对古陶瓷的社会属性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推定出被鉴器物的生产时代、窑口及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作用是不可偏废的,也是任何先进的科学仪器所无法替代的。
传统的陶瓷鉴定方法,多是通过眼观、手摸、耳听等感官手段,从陶瓷器的纹饰、器型、釉色、胎体、款识等方面来鉴别、判断,而若对古陶瓷的色釉、胎体成分进行分析,对其烧成温度、烧制氛围进行测试,大都会对古陶瓷器物造成损伤。

    近年来,由于科技鉴定不会渗入人为的错误因素,科技的测试方法已被应用于古陶瓷的鉴定上。其中热释光技术更是被普遍承认,而且是唯一能够提供断代鉴定的相对科学的方法,海内外各大著名拍卖行都采用热释光测试数据作为分辨真伪的论据。


万历瓷鉴编辑方法一:辨胎釉胎色白中闪灰,胎质干涩、空隙较多从 明 嘉 靖 起 瓷 器 胎 质 已 远 不 如 明代早、中期淘炼精细、致密洁白。万历官窑小件仍胎质较细密,但是,大件之物胎质已明显见差,胎质较细、空隙较多,并常见黑色杂质。瓷釉方面,万历,在明代正统、景泰、天顺时期肌几乎没有生产瓷器,在我国历史上成为瓷器空白期。
时期瓷器釉子光润肥厚,釉色泛青。
方法二:辨纹饰纹饰线条如硬笔所绘万历时期瓷器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轮廓线条较硬,如用硬笔所绘,由于回青料晕散现象严重,青花填色往往溢出线外;这一时期器物纹饰画风稚拙,如孩童所绘一般;纹饰已趋繁缛,画面缺乏层次;人物、动物、植物常常比例失调,婴戏纹中的孩童头大如斗;麒麟瑞兽老态龙钟。
方法三:辨工艺器物底足处理不十分规整万历时期瓷器上最为突出的的装饰是镂孔手法,这是以前不常用的工艺手法。镂雕器中常见瓶、盒之类,镂雕手法较率意,无精细之感。万历时期瓷器大器很多,多制作粗糙,时有夹扁现象;瓷器修胎不十分规整,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加上此时工艺较粗糙,腹部可见明显接胎痕;器物里釉可见白色绞丝纹;小件瓷器常见有各式盒子、笔杆、笔山、盘、碗、香薰、炉、莲瓣形洗、烛台、各式托座、执壶、盆、壁瓶等,有的修胎较精细,有的则稍粗。盒类瓷器多变形,不平整;盘有塌底现象,底足处理不规整,器物底足可见粘砂现象;盘碗类器物底足足墙较窄,圈足较浅,微向内收拢;底足的胎釉交接处多有一线橙黄之色,也称火石红,这是鉴定的一个依据。
方法四:辨款识“万”字体现了早晚两期的风格明万历官窑年款多为六字楷书,四字楷书较少见。有青花和紫彩书写款,也有刻划款或在刻划款的笔画上填绿彩的。落款位置较复杂,常见于外底,另有内底、外口沿、肩部等。青花烛台则书于盛盘下。六字款的排列方式有六字双行、三行、单排横书、单行直书及旋环形等。款外有围以双圆圈或双方框的,也有无边栏的。有一种青花番莲八吉祥纹高足碗,内底心直书六字单行款,款外加双方框,框外复加双圆圈,此种款式较罕见,明代除万历朝外,唯宣德朝还有此款式。有些尊、洗的外底不施满釉,而是仅在中心有一圆饼形釉罩住六字双行青花款。万历官窑瓷器年款中的绝大多数为青花款,且早晚期特征鲜明,早期的青料与隆庆时相似,呈色浓艳,字体挺拔有力,中晚期则浓艳者少。万历款识字体颇近颜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笔力较硬,转折处多顿挫,捺多偏长。早期字型较瘦,晚期趋肥。“大”字之撇、捺顿挫有力,“万”字有“草头”( 艹 )与“羊字头”两种写法,体现了早晚两期的风格。
方法五:辩造型不同时代,生活习惯、风俗人情以及技术条件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不同时代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是瓷器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对历代瓷器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了解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因此,只要我们头脑里有了准确的器形概念,善于体会各时代器形不同风貌,对那些貌似的伪品,就能看出差别之处,不致出现“失之千里”的现象,把明代器物看成是唐代产品。
方法六:辩彩料瓷器上的釉彩,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所以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虽然这种不同有时是极其细微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例如,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大多采用进口青料,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往往会在青花上出现黑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成为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征之一。而清代雍正时期的仿宣器,因所用青料不同,不能完全准确地再现宣青风格,青花上的黑疵斑点是用笔触多次点染而成,只要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人工留下的痕迹,与宣德青花自然形成的黑斑迥然不同。
瓷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