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要念想,就是回家——罗丝·特里梅因《回家的路》】

(2014-09-24 11:28:13)
标签:

情感

【只要念想,就是回家——罗丝·特里梅因《回家的路》】

只要念想,就是回家

——罗丝·特里梅因《回家的路》

肖涛

 

罗丝·特里梅因的小说善于蹑踪外来者与边缘者,悄然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或异域空间后,由此捕捉其随之引发的精神焦虑和自我变异,进而让人物与潜意识中的大写他者,与亲人和周遭的不同他者甚至被物化的它者符号之间,为寻求彼此认同而博弈。她敲打着由诸关系织造的那块砧板,碰撞出人性的斑斓火花,播撒出爱的别样意旨。

一个名叫列维的43岁波兰大叔,在妻子死后,丢下老母与五岁女儿,孤身一人来到伦敦,充任起了各种临时工作。列维亲历、转达并衍射了诸多移民甚或打工族才有的遭际,并串联起各色人等,勾画出英国伦敦现实社会中的一个少数族群并呈示出它于多元差异时代的生鲜脉动。

三个女人构成了列维的现实与心灵世界:一个是回忆中的妻子,一个是底层谋生时认识的本帮女子苏菲。还有一个再回波兰时遇到的伊娃。小说表层结构由此组织,而内涵层则穿插着列维的各种蒙太奇式的心理活动与梦境碎片。罗丝·特里梅因有条不紊、井井有条地敞露出了一个鲜活而立体的个性人物,并能深入其幽暗斑驳的内心深处中,揭示了他被压抑的自我以及朴素而真切的归属诉求。

小说围绕“路”这一意象,牵连起伦敦打工记与餐馆梦、身体与心灵、言行与梦幻,叙事线头亦步亦趋,若即若离,聚合于主人公周遭,织缀出了一副惝恍迷离、妙不可言的文本氛围。

作为东欧移民,列维及其遭遇颇具代表性,正如科斯蒂•朗所说:“我们都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所深深打动,作者写作的时候将自己融了进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切合当下社会的主题。东欧移民是英国近年来发生的大事之一,但在此前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优秀文学作品。这本书抓住了时代的敏感话题,产生共鸣。”作者特里梅因亦如此认为:“小说能做的就是选取某个个人,把他当作我们中的一员来展示他的喜怒哀乐、悲伤、渴望和梦想。”

主人公列维身上,寄寓了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昌盛时代中的那些置身于“流动的现代性”空间中的个体如何正确对待自我与梦想之关系、进而遂愿的可能性。人,这一个体单子,每天至少过着两种以上的生活:一种是理性的秩序化的俗世生活,一种是梦幻生活。单子生命,如何树立积极争当的梦想,又能造福他人、塑造自我?从列维身上,我们发现了持存原初念想以及为这稚拙念想而勤奋不卑贱、童真不卑劣的理想人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