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是放电影的地方。电影院也在这里。还有政府、派出所、法院和邮局。电影院不怎么放电影,除了政府人员、村干部或教师们开会,大部分时间都关着门。北山是政府的借代,也是露天电影院的同位语。放露天电影的时候,很早就有人得到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距离放电影还有大半天,大部分人都知道了。小地主既是信息发布中心,又是看场子的,因为他是电影员的干儿子。
小地主每天的事务好像就为了这两样,他的整个青春也为这两件事缠绕起来了。从此后,他不仅没长个头,而且成了一个特定时代的落寞儿。
那时人们都怕他,身高马大的人也怕他,说不出来的怕,又不知道这怕在何处。或许,这就是权力吧,即小地主有时间和空间的权力——发布信息的时间及信息时间和安排坐在樱银幕正面中央、边缘还是反面的观影位置。实质他什么实物好处也没得到,仅获得了暂时性的尊严和荣耀。萎缩瘦小的他,需要这个。
小地主长得跟猩猩差不多,但没人敢叫这个绰号,都叫他老王,尽管他才十五岁左右。他出场的时候,身后跟着一群不同年龄段的身高马大的青年。外村来看电影,也得跟他先打个招呼;当然,他也带着人马去外村看,也要派人跟对方看场子的“地主”打个招呼,相当于拜码头。
其实他不看电影的,甚至也看不懂。要么他看过很多遍了,不爱看了。
你要在凤凰镇大街上,看到有人盖房子,里面一定有小地主。你要是看见一个瘦小的推车的老孩子,那一定是小地主。你要是经过他,无论干什么,他都会主动跟你打招呼,龇着满口黑牙,眼角和嘴角的皱纹,蹙缩成一个核桃。
这就是小地主。你叫他一声“老王”,他乐死了。
当年的他,力气很大,一脚就踢飞了各种椅子、杌子、条凳、板凳、马扎、砖头、石头、瓦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