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73年的弹子球】

(2013-12-17 22:34:44)
标签:

文化

【1973年的弹子球】

    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只能认为这是一个人的青春前史。还有一点,中日不可同日而语,即当中国人集体闹革命时,日本与欧美已顺着正常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路发展下去,且摇滚乐、爵士乐及朋克,渐渐地成为了一股热潮。悲哀的中国人,集体失去了三十年、四十年。这一中断,也意味着在文化特别感官世界上,不亚于1644年的中断与1800年的蔽塞。
    我对背景及其它简介毫无兴趣,今天的阅读小说只不过上下一次楼梯,抑或消遣式的漫步,游荡于文字世界特别翻译品的世界里,与翻译者及原作者,说几句废话,如此而已。
    但翻开村上的这部小说,我发现了开头与张大春《城邦暴力团》的某些相似之处。看似第一人称手法给人会造成某种窥视欲,但孱弱而被动的语调又隐藏着某种化繁为简的狡黠。这就是道术,也是火候,更是功夫。终究小说讲述的人称,就那么些,选择一个顺手的,却又要进行适当的以退为进之策略,这种绕法,端的对此经历体悟透了,才能达到。
   另外,当村上讲到“1969”这一时间语符时,你可以比照一下村上龙《69》。这一集体记忆般的情结,潜伏于小说故事之前,即意味着一代人共有的经验,抑或知识,其实也是写作资源。“一九六九年春天,我们都正二十岁”,你读不懂这个,那就别读这批人的作品。老杜文章老更成,意味着“69一代”实质一直在为我们逐渐同质化的青春,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当村上建构起这个能量站的时候,他的笔唰地进入了“一九七三”。而狗和猫,两个意象,徐徐地铺排于那个1973年慵懒而颓废的青年视界里。
    “一九七三年九月,这部小说始于那里。那是进口。若有出口就好了,我想。倘没有,写文章便毫无意义。”村上已很明确地通过主人公的嗓门,透露出了这部小说的部分端倪。
    而接下来的自然是题目中的“弹子球”了。如何串连起来,并将一男与三女的故事捏塑好,就要看村上的手段了,当然,散漫的文风,也昭示了小说之说法的自由度,一开头人家就这样玩,那么接下来又奈其何?至少直子可以退让一下,让双胞胎姐妹与“我”黏合一段时间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