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读札:楚尘的心魔
(2012-09-22 18:04:19)
标签:
文化 |
魔由心生,心即魔,或许楚尘是另一个《西游记》的作者——不是那个吴承恩,而是一拷问心灵的艺术家。楚尘小说中的人种、物种、谬种大多生活在一条街道上,活在一个有阳台的房间里,烂在一张床上,用手来解决思想的痛苦和不能承受的孤独。
这魔来自一只没有器官的身体——手。手是交往的见面礼和名片,也是孤独者发出吁求的旗帜和触须。手更是欲望机器的开关。而当一个人只能和自已握手,只能和自己交流,这个人,注定成为“囚笼社会”的碎片,一个无法被“解辖域化”了的双体动物,属性的断裂也由此而产生。楚尘的第一人称叙述人都带有自己的阴魂,注定无处可以葬身,注定为心魔缠绕而陷身泥淖。这泥淖可能是欲望,是弃绝,是疾病,也是失败,或是个体沉陷其中的现代时空脱域后的那一块飞地——被隔离开的栅栏后的一具孤魂。
化身动物,也是楚尘心生的魔幻镜像。狗,成为了第一人称叙述人,这不难看出因诸种“人/狗”影响的焦虑所致,它使得楚尘退缩于一双狗眼,只能看到自己身体的范围,而并无任何意向去接近被大历史的那块任由动物们糟践踩踏的地区。楚尘的狗只能是一条流浪而被不断命名的没有主体性的失败者。失败的狗,比人的失败更惨重。人,或许可以失败无数次,因为人相对于狗而言是主人,至少人可以统治部分自欺欺人的那方分娩精神胜利法的领地,而狗的失败,则是人的双重失败(近似黑格尔的主/奴关系)。狗的生命太短促了,且没有自己的语言。狗借助于人的语言,不是狗的失败,而是语言抵达虚构之途时所必然生产的理想化期许,即楚尘小说的少数文学特质,需要生成动物以完成其差异性写作的诉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