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读札:楚尘的心魔

(2012-09-22 18:04:19)
标签:

文化

魔由心生,心即魔,或许楚尘是另一个《西游记》的作者——不是那个吴承恩,而是一拷问心灵的艺术家。楚尘小说中的人种、物种、谬种大多生活在一条街道上,活在一个有阳台的房间里,烂在一张床上,用手来解决思想的痛苦和不能承受的孤独。

这魔来自一只没有器官的身体——手。手是交往的见面礼和名片,也是孤独者发出吁求的旗帜和触须。手更是欲望机器的开关。而当一个人只能和自已握手,只能和自己交流,这个人,注定成为“囚笼社会”的碎片,一个无法被“解辖域化”了的双体动物,属性的断裂也由此而产生。楚尘的第一人称叙述人都带有自己的阴魂,注定无处可以葬身,注定为心魔缠绕而陷身泥淖。这泥淖可能是欲望,是弃绝,是疾病,也是失败,或是个体沉陷其中的现代时空脱域后的那一块飞地——被隔离开的栅栏后的一具孤魂。

化身动物,也是楚尘心生的魔幻镜像。狗,成为了第一人称叙述人,这不难看出因诸种“人/狗”影响的焦虑所致,它使得楚尘退缩于一双狗眼,只能看到自己身体的范围,而并无任何意向去接近被大历史的那块任由动物们糟践踩踏的地区。楚尘的狗只能是一条流浪而被不断命名的没有主体性的失败者。失败的狗,比人的失败更惨重。人,或许可以失败无数次,因为人相对于狗而言是主人,至少人可以统治部分自欺欺人的那方分娩精神胜利法的领地,而狗的失败,则是人的双重失败(近似黑格尔的主/奴关系)。狗的生命太短促了,且没有自己的语言。狗借助于人的语言,不是狗的失败,而是语言抵达虚构之途时所必然生产的理想化期许,即楚尘小说的少数文学特质,需要生成动物以完成其差异性写作的诉求。

 楚尘的小说只能是少数的文学。这少数的文学其叙述的主体不再是人民,不再是大写的历史崇高客体,亦不是神,而是为魔力所驱动的单子形象。少数文学使用的语言不是公共语言,而是一种需要加以翻译的语言——狗的、性别迷失的囚犯的、死去儿童的魂灵的、病入膏肓而无药可治者的语言。少数人的语言脱离了集体语言的辖区,也脱离了日常语言的泛化,而成为了白日下游魂般的声音和人群簇簇中的魅影。这是少数人的文本政治,差异政治。少数人的书写无论作为书写主体还是陈述主体,都意味着凸显差异,这也是其小说文本的政治策略之所系。

 因为少数的文学是脱域的游牧化了的“地下室人”使用的语言,这也决定了这些声音分子,只能在魔域之内活动,发声,只能在单子空间范围内活动,所以译解楚尘小说的意味,只能挑开一层又一层的皱褶。这些单子包裹的皱褶太繁杂了。你需要的不是耐心,不是手势,而是好奇,是体验,即需扒下以人自诩的面具,而以心魔磨砺的解剖刀,才可以爬梳剔抉出其中的意思。

 这一点只能说明楚尘是一个注重记录心灵生活轨迹的人,如鲁羊一样。复杂的不是世界之所以然,而是语言之所能然;不是书写主体,而是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