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览悬空寺,看看那挂壁千年的天下奇观一直是本人的一个心望,阳春三月,老夫终于在恒山见到了它。
位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巉岩峭壁上的悬空寺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从始建时的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起,虽已历经了1500多年的风雨岁月,但经过历史上的多次维修和保护,古寺的整体结构现仍基本保持完好。登临飞阁,带给我的不仅是视觉,也有心灵上的震撼。在电脑网络的词条中看到一个叫尼诺的意大利威尼斯考古专家对悬空寺的评价,他说:“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仅仅是为了这座奇特的寺庙,就值得到中国来一趟。”
很欣赏这个外国人的准确认定,尤其是作为中国人,为了这座奇特的寺庙,更值得来悬空寺一趟。

北岳恒山国家文物保护区标识碑

北岳恒山风景名胜区导游图

恒山悬空寺

景区内的巨长橱窗里是有关悬空寺的图文展示。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的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就是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

悬空寺建成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是中国目前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独特的选址,奇妙的设计,新颖的结构,严密的布局,堪称古代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挂壁千年的悬空寺,带给我们的是视觉上的震撼。

除了视觉上的震撼,你不能不感叹华夏民族先辈的聪明智慧。

明崇祯六年(1633年),徐霞客来到了这里,游历悬空寺后,他留下了“天下巨观”的赞叹。

400多年过去了,中国需要现代的徐霞客

“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五台北壑,亦有悬空寺,拟此未能具体。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届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而增寮位置适序,凡客坐禅龛,明窗暖榻,寻丈之间,肃然中雅。”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站在霞客遗迹亭下目视,老夫也有“天下居观”的同感。

霞客遗址亭。
徐霞客(1587年—1641年)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您知道吗?他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中的《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之日就是中国的旅游日,即每年的5月19日。

峭壁丹崖上,现存的殿宇楼阁皆是明清两代修缮后的遗物。

“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挂壁千年的悬空寺。

翠屏千仞, 古寺半空,禅门飞阁,净土绝尘。

没见钟,没见鼓,南北比肩的钟鼓楼早已不闻晨钟暮鼓声。

十米长线桥,连接南北楼。

悬空寺南楼长约8米,宽约4米,高三层,内有纯阳宫、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佛、道同居。

悬空寺北楼长约7米,宽约4米,高三层,内有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三教合一”。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大诗人李白游览悬空寺后,曾在岩壁上书写了“壮观”二字。

如此椽笔之大字,却是今人所摹刻,为何壮上加一点,只因寺庙太奇特。

抬头仰望,确实壮观!

飞檐翘首,脊兽昂头,悬空古寺,世界罕见。

黑牡丹,白玫瑰,还有黄皮肤的中国老太太。

凭栏远眺,乍泄的春光尽收眼底。

置身悬空古寺,犹如腾云仙境,就是双腿发抖,浑身乱颤,恐高啊!

俯首下视,瀑水长流,碧波潋滟,还有那落日的余晖。

高空俯瞰,百丈深谷,一切都显得那么精致与小巧。

“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这是明人汪承爵的诗句,写得多好啊!

悬空寺总长约32米,仅152.5平方米的狭小面积却建有40间供奉儒释道的大小房屋,时间来不及,只能拍几张。

连接南北楼两层通道的上层木栈道,人走时脚下“吱吱”作响,真是惊魂夺魄,呵,老妪却没在乎。

连接南北楼两层通道的下层石栈道,齐腰矮墙,拦住了旅游者身临险境的心中恐惧。

飞梁架柱,表面看去支撑建筑的是细长木柱,其实真正受力的是撑在山体岩石里的飞梁。

依崖度势、凌空架构,层叠交错,各个相通,曲廊栈道,窟楼结合,传统建筑,风格独特。

悬空寺寺院内的二层楼阁,一楼是禅房和佛堂,二楼是三佛殿、太乙殿和关帝殿,这里是善男信女唯一的敬香之处。

悬空寺钟楼空荡荡,为什么里面没钟呢?

图左(下)为山门前的“悬空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碑刻,图左(上)即为悬空寺的伽蓝殿。

图左是悬空寺的山门,门券上方刻有悬空寺三字匾额,图右是悬空寺的鼓楼。

挥手自兹去,回来说再见!

拍了很多照,掉了多次队,真得感谢这个带团的小导游。

裸露的山体,顽强的树干,只不知悬空寺还能经受多少年的风风雨雨?

登寺山道的遮雨棚,旅游设施的人性化,赞一个!

范增的悬空寺题字碑前,拍下的是旅游者到此的纪念。

溢洪道上的铁索桥,游览悬空寺的规定之路。

毗邻悬空寺,横断金龙峡的恒山水库大坝建于1958年至1962年,高69米,长150米,顶宽2.5米,形成了一个总容量达1000多万立方米的人工湖,浇灌着周边五万余亩良田。

这是恒山水库的泄洪洞与溢洪道,每当溢洪闸打开时,峡谷内飞流喷泄,山水互映,悬空古寺,凭添秀色。

大坝切深谷,高峡出平湖,没机会见到平湖春色,只看见泄洪洞溢出的湖水。

绝塞天险金龙峡(左为天峰岭,右为翠屏峰),如今可是旅游的好地方。

桥头忙拍,摄入山腰上的黑鹰洞和白马寺的残垣断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