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山西春季少雨,我却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来到了五台山。
雨时断时续,四周的山峦笼罩在一片迷蒙的雾霭之中。没有佛光,不见紫气,五台山清晨的庙堂寺院早已被雨水洗刷得纤尘不染,只有雄伟挺拔的大白塔隐约可见抹不去的岁月残痕。
大概还没到旅游的旺季,五台山游人稀少,雨中的清凉世界略显空寂。但正是这种空寂的环境,却使教外的我深深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宗教氛围,这里应该是佛教信众们的心灵寄托之地吧。
按照旅行社的安排,游览了万佛阁、塔院寺、显通寺、菩萨顶和镇海寺。
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也许,明天会雨住风停,云开雾散,但我却饱赏到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禅意画——朦朦胧胧的五台山。
五台圣境——雨雾朦胧的佛国梵山
五台山
五台山(清凉山、紫府山、灵鹫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也是世界著名的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据古籍和志史记载,五台山原是修道之人所居之地,从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此地后开始成为佛教中心。
五台山不仅是我国佛教寺庙最早的建造地之一,也是我国历代建筑的荟萃之地。
文殊菩萨的修行道场引来的不仅是虔诚的修行者,还有络绎不绝的各地旅游人。
殿宇巍峨,佛塔摩天,寺庙堂院,鳞次栉比。
五台山的绵绵春雨,涤净的是凡途俗路上的尘埃。
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
屹立在春雨雾霭中的大白塔,挺拔而静默,雄伟却宁和,笼罩着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气氛。
五台山万佛阁
创建于明代的万佛阁因为五龙王庙而大名鼎鼎,这里是到五台山许愿的地方。
龙王爷耕云布雨,万佛阁香火众多。

五台山塔院寺
厥高入云的大白塔不仅是清凉山第一胜境,也是蒙藏朝圣佛教信徒们的心中偶像。
高大魁梧的喇嘛,不知是何处的高僧?
信仰的虔诚,寻找的是心灵的寄托。
在五台山,我第一次见到了藏传佛教的朝拜礼节——叩长头。

手捧木钵的随行老僧在化缘,他们应该来自很远的地方。

身着百纳僧衣,心中一心向“佛”,清凉山可是灵魂的归宿?

令人震撼,这大概就是宗教的力量。
您就照吧,五台山的黄猫也是好猫。
五台山显通寺
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的显通寺是五台山建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也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
显通寺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古铜殿之一。
五台山菩萨顶
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公元年471—499年)的菩萨顶是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据说此院为文殊菩萨道场,所以又名真容院。
灵峰远眺,“佛”塔一线,寓意什么呢,教外之人不得其解。
雾茫茫,雨蒙蒙,这里可是一个清凉的世界?
曲曲弯弯的石板路,畅通无阻的是“佛”的国度。
五台山罗睺寺
创建于唐代的罗睺寺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这是座纪念释迦牟尼之子(也是弟子)罗睺罗的寺庙。
五台山圆照寺
建于元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的圆照寺古称普宁寺,明宣宗时,为纪念圆寂的来中国宣扬佛法的尼泊尔高僧室利沙重修了这座寺庙并改名圆照寺,清朝的顺治、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曾多次亲临于此。

五台山镇海寺
晨钟暮鼓伴长日,青灯古佛度流年。

五台山殊像寺

始建于东晋初年并曾多次重建的殊像寺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也是佛教的全国重点寺院。
灵峰胜景,烟雨楼台,不知是哪座著名的寺院?

晓雾霭霭,春雨霏霏,层峦叠嶂,还有那若隐若现的寺庙红。
看汝凡尘早已解脱,问君出家却为何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