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春节风俗拾零》之八:祭祖
(2014-02-19 05:50:19)
标签:
转载 |
分类: 孟凡生活随笔 |
祭
曹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缅怀先祖,春节也不例外。
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但各地习俗不一,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大年初一早晨在家门前祭拜,也有的地方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或上坟祭祖。
我的故乡——陕南当地的春节祭祖,主要是除夕祭祖和元宵夜祭祖。除夕祭祖,一般在吃年夜饭前,民间称之为“接老祖宗回家过年”。传说死者的魂灵不能在白天行动,所以要等天黑以后进行。农家堂屋后檐墙上贴有香火牌子,香火牌子下面设有神龛。年夜饭家宴放在堂屋里,一桌或两三桌。除夕夜幕降临前后,当丰盛的年夜菜摆满桌,给桌上大小杯子斟满酒和饮料时,就在香火神龛上燃烧一炷香,点亮两根蜡,在神龛下方堂屋里烧些许已用百元人民币打好的白纸或火纸,再在大门外燃放一挂吃年饭的鞭炮,表示吃年夜饭正式开始。然后,稍等片刻,等祖先们享用之后,我们这些后代子孙才开始吃年饭。除夕夜,堂屋神龛上点的蜡和香快烧尽时,就赶快点上新的蜡和香,一直到天明。
吃罢年夜饭,就去老坟园给祖先上坟。上坟祭祖,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给祖人坟头点蜡、烧香、烧纸,再叩拜磕头,祈求保佑,而后燃放一封鞭炮。
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晚上,都要在堂屋给神龛上点蜡、烧香、烧纸,祭祀祖先。
除此之外,就是元宵节祭祖。元宵夜,每当夜幕降临时分,家家户户都会再次去老坟园祭祖,其方式方法与除夕夜上坟祭祖相同。
春节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春节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