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宁波海鲜留美坐家海鲜美食 |
分类: 食游天下 |
这道弹眼落睛的菜,估计抢着下筷子的多半会是江浙一带的老吃客。
红膏炝蟹,又叫咸蟹,新鲜的梭子蟹只以盐水腌制而成;咸,鲜,略带点海腥的生猛,很有代表性的一道宁波菜。
宁波菜,即甬菜,中国八大菜系-浙菜中的重要一支,也是上海本帮菜的重要根基,咸,鲜,“臭”,口味鲜明。其中的臭,指得是臭冬瓜,臭豆腐,臭苋菜。靠海吃海,宁波菜自然也以海鲜见长。
很多上海人家的祖籍是宁波,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当中常能听到“小宁波”,“老宁波”这样的称谓。宁波人给外人的印象,梗,直,重情义。
个人感觉哈,宁波菜,不似粤菜一般精致讲究,也没有川菜养眼火爆,不过,敢咸敢鲜,特色鲜明。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饮食也是养一方人,爱宁波菜的人会爱死爱极。初尝宁波菜,很可能不会有惊艳的感觉;不过,对陌生的菜或菜系,只要像我一样好奇,一样open,就一定会爱上个中滋味。
清炒海瓜子,只用简单的葱姜爆炒,完全胜在海瓜子本身的鲜美;雪菜炒墨鱼,雪菜的鲜和墨鱼的鲜合二为一。
宁波烤菜,这个“烤”(有时也见用“拷”),更是宁波菜独创的烹饪技巧;并非是明火炭“烤”,而是以文火慢焖,同样出名还有其他几道名菜,比如年糕墨鱼大烤,葱烤鲫鱼。
近海么,所以海苔的菜式特别多,苔菜花生,海苔酥饼,也都是特色家常宁波菜。
(随意瞎写的粗浅感觉而已,不妥之处还请专家不吝赐教哈。)
)
以上所有菜式出自汉通海鲜。
汉通海鲜是上海出名的宁波菜连锁餐馆,以海鲜,河鲜料理著称。
方大头同学请注意:欢迎更正菜名以正视听,我没看过菜单,菜名大致哈。
感谢方大头同学慧眼识菜;感谢赵秘书长组织工作出色;感谢严同学大力赞助。
以下为留美坐家的胡言乱语时间,非粉莫入哈。
终于在网上查到了我小学毕业及初中毕业时候的几张毕业集体照。年代实在久远,我不太能确定了,趴在电脑前使劲儿眨巴眼睛辨认。儿子喵到一眼就吃吃地坏笑:“who
are those kids? they look so funny,and so country boys, and
girls。。shocking! shocking
picture!”
先看的是初中的毕业照,儿子居然一眼就指出我来,我很惊奇。“你没怎么变。”儿子补充道。你意思是我还是很村吗??
小学那张我自己都认不出来了,只好让老妈来明断,老妈把眼镜都贴到屏幕上了,也看糊涂了。于是我指着特顺眼一小丫头片子问是不是这个,
老妈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你小时候绝对没那么漂亮!!”
我很不满意:
老妈头也没不回:“绝对不是!我自己女儿我认不出来吗?!”
我悻悻地嘀咕了一句:“你意思我不是天生丽质咯??!!那我就是属于女大十八变那种!!”
老妈斜睨了我一眼:“哦,那你还差着好几变呢!”
————————————————————————————————————————————
这顿饭局约的是在汉通海鲜。
虽然也不是第一次见我的这些小学同学了,还是很期待,不过居然还是很腕儿地迟到。
一进门惊见黑压压一桌人,然后听到一片大呼小叫声:“快快快!给我们看看腰!”
我 KAO! 你们都是什么人啊?!这怎么又成了粉丝见面会了呀!
我万般无奈,只好做T台猫步状转了好几圈,在众人恶毒的目测之下才过关。
呵呵,你说,这二,三十年过去了,想想照片上那帮子乡土气息浓厚的丫头片子和愣头小子,再看看眼面前这一群明显中年发福的红男绿女。。。
以为人物均为真实人物,排名不分先后哈,敬请对号入座。
先说赵秘书长哈,这么说吧,如果让你在一堆人里找出一个曾经当过劳动委员的筒子,那赵同学的脸一准儿能脱颖而出。这张脸,只是按比例有所放大;现为某著名药企销售总监;据说此人做生意拿订单不靠喝酒,估计那张劳动委员的脸。。。
方大头同学的头如今倒也不显大了,此人当年个儿不高,顶着个大脑袋,擅长以绳绑欺负女生很有点一方恶霸的名声。当年我们女生们最勇敢的抗议也就是一边哼着“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一边故作矜持地昂首走过方大头同学身边。8过,据说恶霸当年也流露过那么点儿柔情小蜜意,八卦传说此人对住同一幢家属楼一女生多次表示过好感,可惜这位巴拉巴拉美女早年就已飘洋过海嫁作人妇(还起个洋名儿叫Barbara),此情只待追忆。现如今方大头同学好歹也是个“总”,8过偶们还是很顺嘴滴叫人家方大头,人家倒也答应得溜溜的。
李同学,居然有一外号叫狗蛋,现为服装工商个体户儿,洋文蛮溜滴,蛛丝马迹中露出和美国著名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有点儿瓜葛。
钱同学,跟俺是同行——不思进取一温情家庭妇女,特满足特幸福特招人嫉妒的那种。钱同学和方大头同学据说渊源颇深,可以追溯到幼稚园曾经同床而眠,革命的感情比山高比海深。
蒋同学,温柔可人一文学女青年,偏偏吓人的酒量深不可测;
裘同学,气质美女,大学教授,口才了得;而且是成功男人前面的女人。据说就是这家伙把俺从网上人肉搜索出来的。
许同学,绝对的天生丽质型,当年被高年级狂蜂浪蝶穷追猛扑的花边新闻至今仍为大家津津乐道。
严同学,外企精英成功人士,人家认得我,可惜我就是想不起来了人家了。(明白不?我从小就是腕儿!)
王同学,是俺最感兴趣的一位。也是俺曾经提到过的那位当年的上海选美小姐;她的故事够写书了,我们约好下次专门模拟《财富人生》采访形式为筒子们做专题报道。
酒足饭饱深更半夜了,我们聊得兴起,突然想起陈同学和沈同学,于是有好事之徒打电话给他们夫妻二人,人家两口子硬是从热被窝里爬起来颠颠地赶到餐馆。什么叫有情有义?这就是!
我们这一群同学,都是从小在大学的教工宿舍区一起长大的,其中有几位的孩子现在居然又在我们的母校同班。这情这义,还要延伸到下一代涅。。。
本来这顿饭局我没打算拍照,纯叙旧纯联络感情。就是那位方大头同学,先是几次三番提醒我拍照;到后来每上一道菜,他几乎就是恶狠狠滴把菜转到我面前,咬牙切齿地下命令“拍!”
我知道,上回暑假他花了老钱请我们去致真酒家饭饭我没拍照,还伙同王同学对致真的菜式大加批判,方同学一直耿耿于怀,所以这回我心存愧疚,怎么着都要码一堆字做个交代。那个什么,200433的同学们看到了,烦请立刻汇报方总我交了报告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