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杂记:可耻的苦涩可耻的笑!
(2009-02-06 20:33:39)
标签:
下水道棋子杂记ip地址李医生杂谈 |
我不是棋子!
一
有句俗话,“十男九痔”。长期浸淫在“下水道”里的下水道自然不能免俗,用过栓剂、油膏,并尝试着将那砣讨嫌的“Piles”塞回肛门里去,“Piles”很倔强,久坐、直立时依然探出小脑袋来窥探我并不浑圆的屁屁。
西医的保守治疗无法奏效,找中医肛肠科,X君斜睨了一眼,幸灾乐祸地说:你娃也有今天,该背时。
X君医德有问题,没看到老子痛得虚汗淋漓,念及同事18年的份上,不投诉你,我继续谦卑地不耻下问:哥,有没有必要做手术?
X君哈哈大笑,那笑太廉价了:做个毛线,过几天它自己就掉下来了。
还是普外的L君仗义,二话不说就喊我躺手术台上去,门诊手术室的四位阿姨对我关怀备至,C姐姐在外公干,也电话嘘寒问暖:乖娃娃,勇敢些。
感谢麻醉科的G君及普外科的其他几位兄弟,“幸福牛奶”引我入九曲回肠的梦乡,梦里,有50双深邃而温柔的明眸。
醒来,手术完毕,H阿姨静卧千载后开始发飙:下水道啊下水道,“麻”后吐真言,你居然有50个红颜知己?!
娘希匹,“幸福牛奶”最大的副作用,让我不打自招地成了“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的好色登徒子。
术后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至少走路不成外八字,可怜我方便时极其不方便,轻轻哼唱着歌曲,“拉拉拉,拉拉拉,我是拉屎的小行家……”。
L君告诫我要绝对卧床休息,卧床虽好,却有无法排遣的孤寂,于是凝一壶浓浓的愁绪,情感阡陌的指尖,书成“委琐”的文字。
二
去同事的博客闲逛,发现了N多涉及我的评论,轻触残骸,按捺不住的唏嘘。
李医生的文字确实不够精致,尤其是跟任医生相比(对不起,让我叫下老师我一身的鸡皮疙瘩)。
任医生的文字为什么会比较好看?其实无外乎两个原因:1、抄写黄段子,2、抄写古诗词。
这样一比,任医生的委琐便是昭然若揭的,这就是李医生不愿与其齐名的深层原因吧?
非“猥琐”而“委琐”也,委琐的正解,即拘泥于小节,行为举止欠大方,百分百的贬义,它与猥琐相比,猥琐已向多极化发展,妙到毫颠的使用,可以彰显朋友之间的亲密。
很感谢网友的直接,R.N.威尔逊先生说:俗文化与雅文化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接受商业价值并劝告欣赏者这么做,后者则对这些价值和简单的假说提出质疑。
千人千面,爱好各异,墨香千年是李白杜甫的魂魄,而下水道,喜欢并善于摒弃厚重的岁月烟云与文化积淀,直观、简朴、真实、感性、粗俗地描绘快感描绘失意,每一篇文章都是打在记忆中的一块补丁,似水流年,韶光飞逝,留到白发苍苍时来仔细回味。所以,有没人欣赏,都没有好大的男女关系。
套用鲁迅的一首打油诗----
爱人赠我玫瑰花;
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唯一遗憾的是,譬如《抗生素比药还难买》、《宿命:不切包皮》,有几人读懂了我嬉笑怒骂的表象之下蕴含着的深刻?
三
雷同的IP地址事件已经尘埃落定,当事人的解释很牵强很别扭,IP地址几乎颠覆了我原本对一个人的看法,文字交流,尚需独角戏般的自我吹嘘,类似于周星驰的经典台词:他高傲,但宅心仁厚,他低调,但受万人景仰,他可以把神赐给人类的火运用得出神入化,烧出堪称火之艺术的超级菜式,他究竟是神仙的化身?还是地狱的使者?没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每个人都给他一个称号——食神!
呵呵,究竟是“争鸣”,还是“争名”?
最后我固执地选择了信任一个人的人品,梅边吹笛,竹外疏花,你可以视为作秀,但在地震期间的视死如归,绝对不是作秀,是在作事。
至于人身攻击,忒没趣了,徐静蕾揽镜自照,称荆钗布裙掩不住俺的国色天香;我顾影自怜,五官基本端正,业务水平基本可以混口饭吃。
寒山问: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置?
拾得答: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妙哉,当引为座右铭,日后的日子,我面带猪像,心中嘹亮,不蒸馒头争口气,行不?
呜呼,屁屁好痛,我坐盆去了!
附登徒子好色赋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
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 出咸阳,熙邯郸。 从容郑卫溱洧之间。
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 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
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