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比枪还难买!
(2009-02-01 18:26:32)
标签:
私德老处女抗生素罗斯福总统博文杂谈 |
一
春节期间看了院长的博文《浅谈李下》,文中对平日桀骜不驯的下水道颇多溢美之词,我躁动了五分钟后开始平静,所谓“开阔者明,狭隘者墨。”不妨也学着用院长的老道来剖析仁心仁术,然后俱往矣,世间事,洗尽铅华,不染红尘。
似乎我很浮躁,N年前第一次在论坛上笨拙地贴了几段文字,惹来欢呼声一片,脸上老成持重,心里却流淌着欣喜的泪水,湿透笔下那些婉约的唐诗宋词。靠,像极了我听过的一则老处女的故事,老处女一直找不到对象,绝望地跳楼自杀,凑巧落入一辆运送香蕉的卡车里,老处女以为到了天堂,闭上眼睛抚摸着满车香蕉,深情地说:不要慌,一个一个来。
现在远离论坛了,不浮躁了,或者说不太浮躁了,并且牢记易中天先生的箴言:浮躁两字,可是杀人的刀子,你要受欢迎,就有人说你及喜欢你的人浮躁。
博客是我的后花园,偶尔来,或呓语或唠叨,独步漫漫落寞路。
其实不染红尘好难,古韵轻愁带不走唐昼宋夜,箫吟无声送不走夏伤秋痛。
二
博友在院长博文的回复中评价我邪气,后来又狗尾续貂地说我邪得让人生疑,因为下水道博文的蛛丝马迹暴露了其邪气的背后蕴藏着敦厚的人情。这些评价我就不用再评价了,真实,自然;自然,真实,夹杂着,当引为知己。
我不喜欢遮遮掩掩的落墨,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院长私德公德兼有,歌功颂德也属情理之中的事,老子迄今执迷不悔,娘希匹,这也叫拍马屁,虽然冠名为恰到好处的马屁?!
汉.刘向《说苑》中记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放到21世纪,这叫侠肝义胆、人间道义。
做院长手下四年,与院长面谈了三次,三次足够了,他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绝不高谈阔论,且妙语连珠之。
三
看过一段朴实无华的句子:习惯了的东西不会再觉得多余,也不觉得单调,反倒成了一种依赖,如同每天喝咖啡的人,不一定是需要,只是喝惯了就忘不掉了。浅显得妇孺皆知的道理。
于是,他走了,我不习惯了。
犹记得医院四年前的样子,萧条谈不上,平庸大抵是可以挂上勾的,院长的经营之道,是让繁荣的科室更繁荣,不繁荣的科室开始变得繁荣。这点与美国人心中的偶像罗斯福总统异曲同工,经济大萧条时临危受命的罗斯福总统说:有两种繁荣理论,一种是试图让富人更富,希望多少有些好处滴落到普通人的身上;而我主张让平庸之辈能够舒适而安全,那么,他们的繁荣会像酵亩一样让所有阶层的人都蒸蒸日上。
院长离院时遗憾地告诉我:抱歉,一直没有为你们找到合适的学科带头人。
我很想回答他,下水道之所以老态龙钟之年还去同济进修,就是为了重振科室雄风,终担心大言不惭惹来院长讪笑,嗫嚅到嘴边的话也强行咽回到肚子里去。
牛皮可以吹,吹破了拿布来补?据说某蚊子饿得头晕目眩,见一小姐双乳高耸,遂扎入猛吸,结果满嘴全是硅胶,仰天长叹道:食品安全太成问题了,上哪去找放心奶啊?
TNND,又联想到了三聚氰胺。
四
同意院长在《我们到底缺什么?》中的分析,医疗行业著名的海默法则认为,医院的床位数增加,相对医院床位的需求也在增加。如何去满足这些需求,应该通过周密而温馨的设计来赢得病人及家属信赖。
当然,稳步提高医务人员收入也是院长面临的挑战之一,白衣天使归根到底还是凡夫俗子,数年如一日的辛苦下来,依然栖身陋巷,箪食瓢饮,就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新的医改方案已经通过初审了,趋势是愈来愈与发达国家接轨,呵呵,在美国,抗生素比枪还难买。
衷心地祝贺院长开博,衷心地祝愿院长的太极推手能够四两拨千斤!
附院长的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