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明记游(四)

(2023-05-20 19:44:51)
标签:

西南联大

短暂而辉煌

学者

使命担当

内在精神

分类: 游记
      轻柔的阳光撒落一地,映照着米黄色的外墙,轻风吹拂过处,显得格外的凝肃与厚重——这里是西南联大旧址及西南联大博物馆。
      刚一进入博物馆,“刚毅坚卓”四个黑色粗犷的大字就直逼你的眼帘,令人顿生庄严之感。
      正赶上馆内的整点讲解,我们随着年轻的讲解员轻缓移步……
      伴着讲解员的解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那一帧帧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的馆藏实物和一份份的原始档案……
      穿越时空隧道,我看到的是,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在滇8年11个月的简短但却辉煌的历史。
      放大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图片或清晰或模糊,但还是完整地展现出了联大师生“三路入滇,打伞睡觉,常跑空袭,弦歌不辍”的日常。我更是从图片上的人物神情里,读出了西南联大师生内在的一种精神力量。
      西南联大旧址及其博物馆所记述的联大师生的艰难与困苦、成就与辉煌,体现了联大师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坚定担当和心怀民族复兴的强烈使命。
      讲解员是一位小年轻,讲解的过程略显青涩,或许是她对这段历史感悟不深,或许是对讲解的文稿不够熟练,进而使得情感的表达也稍有不足,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联大师生和联大这段历史的肃然起敬,参观的过程中,我的心头竟不时地涌起一股股的激情,几近泪目……
      步出展厅,徜徉在校区。这里完整地保存了西南联大原教室,西南联大纪念碑,“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镌刻有闻一多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的石雕火炬纪念柱,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衣冠冢,“梅园”,“三校亭”,“民主草坪”,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等历史遗存14处,它是西南联大历史遗存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核心旧址所在,更是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在滇8年办学的历史见证地。
      在仿制的西南联大门楣之下,有不少的游客正在摄影留念。在其近旁,有三尊并列的塑像,他们分别是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和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当年,在得到张伯苓、蒋梦麟的充分信任和授权的情形下,最为年轻的梅贻琦实际上掌管着西南联大的校务。除了年轻力盛、师资和经费物资等因素之外,时年48岁的梅贻琦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制度也是得到大家认可的。
      面对先生,我静静地凝望着……
      拐角过处,是“民主草坪”,闻一多先生的高大塑像矗立其间。看着蓄须的闻一多先生那名士风流,展厅内闻一多先生执意与学生一起徒步迁滇并沿途作画几十幅,为解生活困顿而“治印开源”的过往,霎时,在我的眼前一一复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的应该就是闻一多这样的先生。
      ——在西南联大,这样的大师很多,很多……

附记:
      往东南行,距西南联大旧址约1.1公里的钱局街,我意外地发现了闻一多先生的殉难处,悼之并在其故居前重读《最后一次的讲演》。
昆明记游(四)

昆明记游(四)

昆明记游(四)

昆明记游(四)

昆明记游(四)

昆明记游(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