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闲着无事,便上网查找“沧洲小学”,想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史料记载,早年的福州城南是一片水乡泽国。一片汪洋之中,只有吉祥山、紫气山(具体位置不详)、惠泽山(大庙山)、南禅山等几处浮出水面。到了宋代以后,在泥沙冲积之下,于是逐渐现出了一块块的陆地。这些由泥沙冲积而成的陆地就被叫做“洲”,所以台江区就有了许多带“洲”的地名,譬如:中洲、赢洲、鸭姆洲、老药洲、后洲、沧洲、苍霞洲、义洲、帮洲、楞岩洲(中亭街)、三县洲、鳌峰洲……
所谓“洲”者,乃滨水之地;而“沧洲”,古时常用以称为隐士的居处。如此说来,“沧洲”多少也算是
(2024-01-01 20:16)
如果说,风是秋的味道,那肯定是那些浪漫诗人的吟哦,充满着无边的诗情。
在风来听风的秋天来临的时候,我只看见无数的人儿四处寻得灿若霞光的黄叶,展现的方式,或照片,或视频——那是平民百姓的活色生香。
福建今年冷得早,12月16日,闽北就迎来了今冬初雪。在广袤的土地上,那飘飞的雪花,以她特有的方式,或钩挂屋檐,或垂悬枝头,或覆席大地,用它收藏了四季的清欢,换取新一年的浪漫。
记得,去年离新年还有三天,亦即2022年12月29日,我还在为自己抗原检测三连阴而庆幸。该是春节前后,历时三年的口罩之累之害,方才得以解脱。
云天高阔处,无字,且观自在;
海角远忽间,赏心,终是逍遥。
2023.5.13
(2023-05-20 21:09)
标签:
花都
鲜花饼
花痴的天堂
昆明老街
|
分类:
游记
|
这是一条经历了900多年世事沧桑的老街,它的名字就叫“老街”。
在这条全长435米、昆明城中仅存的具有昆明古朴风貌的老街上,你可以吃到口味正宗的小锅米线,可以淘到光怪陆离的云南古玩,可以找到历经百年的中草药铺,还可以遇上被称作“业态的火种”的花鸟市场——昆明城的古往今来,似乎都被它那斑驳古朴的胸襟所包容。它犹如成都的宽窄巷,亦如福州的上下杭和三坊七巷……
行走在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老街,我诧异于街上随处可见的鲜花饼铺。
鲜花饼是独具云南特色的一种酥饼,它是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堪称经典。
食用玫瑰花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数云南种植的品类为上乘。
这种高
(2023-05-20 21:01)
到过云南,有一道招牌美食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那就是:过桥米线。
我所认同的过桥米线,应该是用大口碗装着汤,那大口碗还应该是稍带着黑色的,店小二给你端上来的时候,会特别叮嘱你“小心,别烫着”的那一种。
第一次吃过桥米线,是在2000年的夏天。
那一年,几个人趁着昆明世博会的热度还没有完全消散,结伴云游了一趟云南,玩了昆明世博园、大理和丽江,还登上了玉龙雪山……
几天前,那年同游云南的程君帮我唤醒了彼时的记忆。她说,“刚到的那晚,当地人两件衣,我们仨穿短袖(确切的说我的袖子更短)到处找米线,吃饱三人一路嘻哈回酒店,仿佛在昨日。”
“曾让我瞠目结舌”的“那一大碗”端上来的时候,就是被人叮嘱过“小心
(2023-05-20 20:37)
标签:
饮食
独特风味
花儿入菜
野生菌
手抓饭
|
分类:
游记
|
金塔傣香,光看这店名,就很有点特色吧。
在梅江路停好车,两三分钟的时间就走到了目的地。一看,好家伙,座无虚席不说,排队等号的还多了去呢!
好在这几天吃的都是不控油的饭菜,不饿。闲下心来,先就向四周环顾了一番。
一张桌子上,一个竹盘装着鸡脚、烤鱼、青瓜、土豆丸子、菠萝饭、油炸花生、西瓜等各种食物。围坐桌旁的食客,两只手都戴着手套,桌面上唯独不见筷子和调羹。一问,原来这就是傣族的手抓饭。
一盘手抓饭,份量还是挺足的,估计得要五六个食量稍大的人才能消受得了。
这几天,我们吃饭已经吃出了点道道:点好菜,最后减掉一道,这样吃得就比较的合适。
(2023-05-20 20:27)
标签:
民族村
风俗习惯
各具特色
民族文化基地
|
分类:
游记
|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
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该是云南旅游要义之一。
那年到丽江,是在四方城外住宿的。路上照面的少数民族多是纳西人。
印象中,纳西人的皮肤都比较黑,面部表情也比较单一,行走在路上,步履有些缓慢,显得沉郁。
纳西族男性的服饰以短衣配长裤,外加插有锦鸡尾羽配饰的小毡帽,倒也简洁。女性则身着浅色系大襟绣边长褂,外加红色氆氇(plu),绣饰以精美七星羊皮披肩(披星戴月图案),披肩带上绣有蜂蝶图案,意喻纳西族妇女像蜜蜂一样勤劳能干。
他们的传统服饰以黑、白为主色,而随着年龄层级的不同,服饰颜色也会有相应的改变。
&n
(2023-05-20 20:10)
标签:
一级博物馆
云南元素
大理南诏
城市历史于文化
|
分类:
游记
|
今天前来参观的人数之多,已经超过了我的想象。此刻,相关信息显示,在原定预约8千人已满员的情况下,又临时放开了2千人的名额……
“停车位已满。”
工作人员示意着我们将车子停在稍稍靠边的车道一侧,这暖心的举动,真有点让人出乎意料。
下了车,随着人流,信步走在广场的便道上,我仔细端详着眼前的云南省博物馆。
它那红铜色的外观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知道,它是借助这样一种特别的色彩,来体现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美称的云南;不甚平整的外墙造型和表面纹饰,恰似风化了的石林;而它的主体建筑平面则呈回字形,形如“一颗印”——云南传统民居建筑之雅称。
云南元素满满。果然极具“云南风”!
(2023-05-20 19:53)
标签:
官渡小镇
文化遗产
妙湛寺
金刚宝座塔
商业化
|
分类:
游记
|
此官渡非彼官渡。
作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昆明东南郊8公里处的官渡古镇,因其历史文化深厚而远近闻名。其中有些古迹虽有损毁,但重要的文化遗产竟都得以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或许也算是一个奇迹。
官渡古镇占地17平方公里,其中,在不到 1.5 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 宋、
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实属难得。
现存的妙湛寺为“六寺之首”。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后被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古镇的中央,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诸多宗教建筑中,名气最大,最引人瞩目的还数妙湛寺前的金刚宝座塔。
穿过古色古香的官渡古镇大牌坊,进入琳琅满目的街肆,你的满眼都被写尽繁华二字。“口罩”三年过后,熙来攘往、摩肩接踵的人流,满满当当
(2023-05-20 19:44)
标签:
西南联大
短暂而辉煌
学者
使命担当
内在精神
|
分类:
游记
|
轻柔的阳光撒落一地,映照着米黄色的外墙,轻风吹拂过处,显得格外的凝肃与厚重——这里是西南联大旧址及西南联大博物馆。
刚一进入博物馆,“刚毅坚卓”四个黑色粗犷的大字就直逼你的眼帘,令人顿生庄严之感。
正赶上馆内的整点讲解,我们随着年轻的讲解员轻缓移步……
伴着讲解员的解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那一帧帧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的馆藏实物和一份份的原始档案……
穿越时空隧道,我看到的是,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在滇8年11个月的简短但却辉煌的历史。